教師,這個普通的字眼到底應該怎樣理解,教師是一種職業?可它又不單單只是一種職業,那么,我們該如何詮釋教師的含義呢?
我不想說教師是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也不想說教師的清貧和與世無爭;我更不想說教師就意味著奉獻意味著犧牲,就連有些文藝作品中出現的教師形象,也大多是衣著樸素,家居簡陋。這些已然成為了歷史。
新時代賦予了教師新的使命,“與時俱進”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我們應該是陽光的,充滿生氣的教師隊伍;我們學電腦,搞教研,我們所追求的,應該是更現代化,更科技化,更人文化的教學方式;我們要懂得修飾自己,使自己漂亮,得體;我們要懂生活,會生活,有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我們能夠從容的面對幾十雙渴求的眼睛,在學生面前,我們是父母,是大姐姐,是朋友,我們是團結實干,年輕的集體,我們仍然一如既往的愛著自己的這份工作,為人師表,做學生的典范。
我是這普普通通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曾經很困惑。1998年,我畢業分配到我現在的東安實驗學校任教專職音樂,在此之前,學校沒有專職的音樂教師,擔任音樂課的是兼職老師,學生對音樂課的概念無非就只是唱歌。學校最像樣的樂器就是那架有著十幾年工齡的鋼琴了,而且幾乎沒什么人會熟練的彈奏,我很茫然,有種被忽視的感覺,似乎我的躊躇滿志,信心百倍沒有用武之地。然而,我就從最基礎的發聲練習入手,盡管最初同學們還覺得好笑;我從簡單的民樂民歌欣賞入手,告訴同學們生活中不只有幾首流行歌曲,我們還有豐富的民族音樂寶庫;我讓小樂器——豎笛進課堂,學生很新奇,也很認真,甚至后來能把電視劇主題曲的旋律用豎笛模仿吹奏;我又把課外小組搞起來,通過努力,一項項文藝活動經我們精心籌劃,安排,得以圓滿開展;學生們經過輔導能夠在臺上翩翩起舞,一展歌喉。我釋然了,是的,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的價值不正是體現于此嗎?有了我們,校園變的豐富多彩,課堂變的有聲有色;有了我們,校園到處充滿著歌聲,充滿著生氣;我愿意把我對音樂的感受傳遞給我的學生們,我愿意給學生一節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學生們可以從我這里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有時,我真的很驕傲,我從來沒有后悔過我選擇了這樣一份職業,在學生眼里,我是不同的形象:我是活潑的,漂亮的,陽光的,多才多藝的,甚至我還可以是新潮的,時尚的,因為我是音樂教師。在我的音樂課上,學生是沒有優差之分,我會隨時給每個學生機會!
曾經有這樣一個教學案例:一節數學課上老師用了五分鐘的時間讓一個并不聰明、老實得近于木訥的孩子來講一道數學題,在孩子足足一分鐘沒有說話后,老師還是鼓勵、等待著孩子,經過無數次的提醒,直到他完整地講出整道題,老師覺得這五分鐘值得,因為在五分鐘里孩子體驗到了一種講題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與自信,我想這是老師在用寬容等待著這個孩子,實在是一劑良藥。
等待,說明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這源于一顆愛心。雖然有的時候等待了,期望了,結果也許會讓人失望,但是在整個等待的過程中,會讓別人感受到一種真誠、執著、堅定。對于學生來說,我的等待會換來學生的信任、思考、被尊重的感覺,我認為這就很難得。我還是愿意多用一些等待,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機會,讓他們更加喜歡音樂,永遠喜歡藝術,永遠感受來自于老師的暖和、愛心與關注。
近幾年我一直帶的是低中年級的音樂課,去年我接了一個五年級班的音樂課,已經進入了少年時期的五年級學生,是一個逐漸進入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又是一個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因此,在對五年級學生實施音樂教育的時候,教師既要像一個長者關心、幫助他們,同時又要與他們建立親密的伙伴關系,這是我從“他”身上總結出來的經驗。
“他”是一個在課堂上很好動而且還會影響別人的學生,從學期的第一節音樂課我就注意到他了。由于我們都是第一次接觸,上課剛開始大家都很認真,可沒過幾分鐘,我就看到有個男生開始不安靜了,因為是開學第一節課,又是新接的班級,我按照慣例把一學期的安排簡單的跟學生交流一下,再強調一下課堂的要求和紀律等,大家顯得很新鮮也很好奇,所以都很認真,因此“他”的心不在焉就與其他學生的目不轉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很快就注意到了“他”,十幾分鐘后“他”就更明顯了,似乎凳子在咬他,眼睛忽閃東忽閃西的,后來干脆就肆無忌憚的做起了小動作,還跟旁邊的學生說話,別人不理,“他”就再轉移目標。當時我覺得可能我剛接手他們的音樂課,“他”不適應,所以為了顧及“他”的面子,我只是旁敲側擊的不點名“警告”了幾次,希望下節課“他”能有所改變。
接下來的音樂課我對“他”很是注意,發覺“他”可能由于自由散漫,以前經常被老師批評,自然而然,就不喜歡上音樂課了。我決定要讓“他”有所改變。接下來在我的課上,別人唱的時候,他不唱,還看著我,于是我就借機整頓全班:“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你們現在是五年級的大哥哥了,要有進步啊,只要你們認真去唱,就是一個好學生,一定會有進步的。”當時,他好似聽進去了,可漸漸的他又不認真了。我變換了方式,在課后留下他嚴肅的批評了他,可是盡管如此,他還是一如以往那樣。正當我苦無措施之際,卻出現了轉機。一天在課堂上,學生們正整齊的演唱歌曲,他不但不唱,還在一旁敲凳子,當時我很生氣,但仔細一聽,他敲擊出的節奏正好與歌曲節奏吻合,我一下子來了靈感。首先,我讓他為我的鋼琴伴奏,然后再為全班同學伴奏,這時,同學們都感到有趣極了,紛紛向他學習。我及時的表揚了他,他以前從沒有受過如此大的“禮”,感到受寵若驚,同時因受到老師及同學的重視而感到高興。從此,在音樂課上又多了一名非常棒的學生,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他也會有新的面貌。
這就是一個看似“差生”,卻能因老師的一句話而轉變成“優等生”的學生。顯而易見,教師的評價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要善于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的評價。
我知道,我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藝術家,而是讓學生感受音樂,體會音樂,熱愛音樂,音樂可以表達情感,音樂可以調節心情,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音樂,懂音樂的人必然懂得感情,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吹轿以泿н^的學生學有所成,從外地回來看我,他們有的在國外,有的已經工作,成為社會新的血液,我感覺心里滿滿的!
做一名教師,我很充實,而做一名音樂教師,我更快樂,我會繼續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因善良而美麗,因美麗而自豪,一切皆因我是一位人民教師,更是一位音樂教師。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東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