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多數高中學生對歷史感興趣,但對歷史課不感興趣。這主要是因為傳統歷史課本知識單調、乏味,歷史課堂缺乏趣味性、直觀性,遠離學生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能夠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有:展示文物、圖片,給學生講歷史故事、英雄人物及其事跡,通過電影、電視劇的片段再現歷史情境,引進與學生生活有關的歷史事件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可以在導人新課時“激趣”。在課中“激趣”,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激趣”反思,也可以在課前布置預習引趣或課后布置作業鞏固興趣。在問題教學中,不僅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把歷史學習引向深入。
一、問題教學的提問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地方學生不容易理解,有些地方學生不感興趣、容易跑神,而且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時間相當短暫,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采用一些策略,來重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減。
例如:在分析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原因時,筆者將中、英兩國參戰軍隊的人數資料呈現給學生,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這么多的清軍竟然抵擋不了幾千英國軍隊的進攻?筆者再把中、英軍隊軍艦、武器和清軍從廣西調到廣東前線需要近一個月等資料呈現給學生,然后設問:“結合圖片資料分析在鴉片戰爭中,號稱幾千年文明古國的中國為什么會失敗?假如道光帝信任并重用林則徐,中國有無可能取勝?”學生興致很高,對中國戰敗進行了多方位的思考。他們還對中國有無可能取得勝利做了多種假設、猜測和爭論。最后,學生理解了中國戰敗是必然的,之所以戰敗,一方面是因為英國綜合實力強大,蓄謀已久;另一方面是因為清政府腐敗落后,組織不力。根本原因是中國腐朽的封建主義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就此設問,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暢所欲育,提出自己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各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有據,都要予以充分肯定。對問題的探究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如果我們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大膽批判和反思,就會常常有驚喜,歷史課也不會那么單調、乏味了。
二、問題教學的環境
1.建立融洽的氛圍
學生有沒有強烈的提問欲望,能不能提出問題,敢不敢提出問題,取決于是否有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學生總認為教師是正確的,教師能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放下為人師的架子,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鼓勵他們大膽質疑,敢于挑戰權威,敢于標新立異,促使他們養成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提問習慣。
2.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在上課之前印發相關課外讀物,如《世界地區隔絕狀態的突破——地理大發現》、《哥倫布評價小議》等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增強知識和能力的潛在擴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有條件的話可走出去或請進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或敏感性。
3.教師的問題引導
教師要求學生能問、敢問、會問,首先自己應具備問題意識,能夠改變傳統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大膽讓學生去學習、探索、研究問題的解決途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中,應少些直接提問,多些指導誘問;少些權威專制,多些民主平等;少些直接告訴結果或答案,多讓學生去嘗試成功或失敗來獲取新知。歷史教師尤其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知識面,建立“大歷史”觀,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歷史,剖析歷史,獲得真知。
三、開展問題教學的體會
1.學生由不敢提問向敢于提問轉變
有人有好問的天性,但主動積極的問題意識、善于提問的能力,以及勇于挑戰權威的精神仍需教育環境的培養與熏陶。現今課堂教學中,學生明顯敢提問了,不僅敢質疑同學、老師,而且敢質疑教科書、資料書。如關于西康省的小錯誤,中國紅軍長征路線圖仍標有西康省,而實際情況卻是當時西康尚未建省。
2.學生由不會提問向會提問轉變
問題的類型多種多樣,在問題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問題的分類,加強學生提問技巧的指導,明確提問的技巧和方式,幫助學生整理思路、拓展思維,使學生會問問題。多鼓勵學生問高水平的各種問題,如發現型、研究型和創造型問題。如“‘何梅協定’為何用引號?”“李鴻章是歷史的罪人,抑或是中國近代化的有功之人?”“秦始皇吃過葡萄嗎?”等等,高水平問題的提出無疑說明了學生知識水平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有了提高。
3.學生由厭煩提問向樂于提問轉變
經過問題教學后,提問已不再成為學生的一項任務或一種心理負擔,而是一種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手段了。很多學生變得喜歡問問題,變得更關注歷史了。如“明成祖為何七派鄭和下西洋?”“為什么明朝一個個皇帝如此短命?”“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真有其事嗎?”“岳飛到底是民族英雄,還是抗金英雄?”學生不斷在提問中提高自己,鍛煉自己,掌握新知識,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是文明歷史發展中永不磨滅的軌跡,時代呼喚創新,中學歷史教學更需要創新,問題教學模式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嶄新的教學之路。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