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還是在高考中,閱讀都是考察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學生見到比較復雜的文章時往往會產生畏懼的心理。我們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就要指導學生有效地運用一些閱讀策略。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閱讀策略就是利用文本特征處理文章信息,提高閱讀文章的速度。
我們江蘇省的牛津版教材里面充滿了豐富的圖片、大標題、小標題和表格。這些東西就是所謂的文本特征。這些文本特征都會給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而這些東西不僅是為了吸引學生,更重要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些與本文相關的信息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使閱讀效果更加明顯。我們教師應該利用不同文章里出現的文本特征,設計好閱讀課,指導學生利用好文本特征,因為它提供了一定的閱讀背景知識,有時還能體現了文章的結構使主題更加明確,幫助閱讀者更快更好的理解文章。
一、在閱讀前利用圖片,預測文章的基本信息
在現行的牛津版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warming-up)。我們一般可以利用(warming-up)中的圖片等文本特征來預測文章的主旨,激活與之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學生了解(reading)的基本內容。例如,在高二牛津版教材(選修6)Unit1中的Welcome板塊中提供了四幅圖片。我利用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使我們高興的幾種藝術形式:the Comedy Club、Funny girl、Crosstalk and the Circus.這些圖片無論是又跳又唱的單口相聲演員還是兩個一胖一瘦的相聲演員在逗笑,或者是馬戲團的小丑和雜技演員都使讀者理解世界上到處充滿了歡笑,笑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能夠產生良好的作用,為學習Reading做好鋪墊作用。
二、在閱讀中重視圖片與標題,深入理解文章結構
當然,有關閱讀的文章中也會出現一些圖片,段落大、小標題和表格等。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文本特征分析課文,讓學生能夠根據這些文本特征來分析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利用相關的文本特征理解文章的結構并且快速獲得文章的主旨大意。
課文的標題一般都能給讀者提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重要的信息。處理好文章的標題,能夠很好的預測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時候還能預測文章的行文脈絡。在高二牛津版教材(選修6)Unit2中,我把單元大標題What is happiness to you?寫在黑板上并給出以下幾個問題:
①Do you think what would be involved in the topic?
②Please list the things which they think are happy or unhappy on their exercise book.
③If I want to ask you to write an essay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you please predict what you will write and how do you develop it?
這幾個問題有助于學生預測(reading)的相關信息,還可以預測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文章的框架結構。
課文的小標題也有利于讀者對文章結構的了解。在牛津版教材中,有許多文章中都含有小標題。這些小標題能夠起三個方面的作用: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起到使版面更加整潔的作用。②在文章中能夠把幾個獨立的片段連接起來,起過度作用。③小標題一般是文章中各個段落的段落大意。起概括文章中心的作用。例如,在牛津版選修模塊(6)Unit1 reading中,不僅有大標題“Stand up for your health!”還有三個小標題:①Types of stand up;②A famous comedian;③Laughter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利用圖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了解與本文有關的信息。例如,在高一牛津版教材必修模塊(2)Unit1 Reading 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 中給讀者呈現了三幅圖片。第一幅是人物肖像畫——Justin Foster, the missing boy,第二幅是有關不明飛行物的圖片——A UFO?第三幅是一間開著窗戶的房間里有一張空著的床,有奇怪的光線從窗戶外照進房子。這三張圖片大致給出了文章的大意。于是我叫了幾個同學利用這個文本特征簡述一下文章大意。同學們大致說出了文章的意思:有一個叫Justin Foster 的男孩在一個夜晚神秘失蹤,據說在他失蹤的夜晚有人發現了不明飛行物,而且,他的家人也證實當天夜晚有奇怪的的光線射進Justin的房間。然后,我再讓學生注意大標題——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讓更多的學生復述,同學們說的內容就更加完善。
三、在閱讀后善用圖片和表格,拓展延伸閱讀活動
在Post-reading環節中,江蘇牛津版教材的題型多種多樣。它們有各式各樣的文本特征,各種形式的文本特征綜合在一起可以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如不同顏色的底紋、字號、單詞的含義、大小寫和表格等。這些都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例如,在江蘇牛津版教材必修模塊(5)Unit2 Reading-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中的兩個辯論者,一個叫Lin Shuiqing另一個叫Qing Liwei.在Post-reading中我讓學生們結合課文標題仔細品味這兩個人名。學生們立即恍然大悟:正方Lin Shuiqing-林水清,反方Qing Liwei-錢利偉。并且利用Post-reading中的表格:
Put the subjects each speaker talks about in the correct order.
學生們根據表格這個文本特征就能知道本文中正、反雙方的論點、論據。并且根據表格能夠理解兩個辯論者的思路,還能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寫作的框架布局,甚至有可能讓學生學會作者怎樣在兩個辯論者的觀點之間轉換的方法技巧。
在Post-reading環節中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圖片,使學生們能夠聯系實際,激發他們尋找相關信息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例如,江蘇牛津版教材必修模塊(5)Unit2 Reading-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我做了幾個關于人類活動而造成的自然災難的圖片。讓學生把圖片和課文聯系起來,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激發了課堂氣氛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人類活動而造成的自然災難有深刻的認識,讓他們自己行動起來或者倡議其他的人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雖然文本特征不是閱讀材料里面的主要內容,但是它們能夠幫助讀者猜測、思考、判斷、理解與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它把課文中的知識與讀者的經驗聯系起來,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去對文章進行思考。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對自己的猜測進行判斷、修正與評價。這個過程中,讀者離不開文本特征這個重要的輔助工具。文本特征是淺層次的閱讀活動,而將文本特征作為工具和輔助手段對文章進行有針對的閱讀才是教學活動的關注點。我們應當嘗試去運用文本特征去思考文章,使學生能夠有效閱讀,讓他們能夠在閱讀課和高考的閱讀理解中有良好的發揮。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石榴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