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面臨著教育內容不豐富、教育方法單一、教育者素質相對不高等問題。高校應從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者素質、優化環境建設、加強依法管理與預警機建設等方面入手,加強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
關鍵詞 高校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 當前各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教育內容不豐富
這主要體現在現在的課程設置與已有的教學內容上。首先,大部分高校沒有開設有關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課程,即使有的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也只是選修課程,只是起到普及宗教知識的作用,對黨的宗教政策、宗教的本質等都缺乏深入的了解。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并沒有承擔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一是因為這部分教學內容在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少,更不要說單獨設立章節內容,二是因為教師本身對這部分知識把握不好,即使有關問題在個別章節出現,也被教師一帶而過或省略不講。這就導致了大學生不能正確地掌握黨的政策、正確認識當前的宗教問題。
1.2 教育方法不多樣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由于方式方法的單一落后,致使教育的實效性不強。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方式大都是以灌輸式為主,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而學生只能成為課堂教學被動的接受者,他們的個體因素被忽視,因此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不強,致使一部分人對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失去了興趣,使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目的難以達到,不利于大學生正確宗教觀的培養。
1.3 教育者的素質相對不高
教育者先受教育,這是進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前提。這就要求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者不僅要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還要具有豐富的宗教知識及對黨的宗教政策的正確理解,這對于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至關重要。而在高校中,一些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者本身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就了解得不多,對黨的宗教政策也知之甚少,可以說宗教知識還不夠豐富,因此,面對現實的宗教問題,就不能正確引導學生歷史地、辯證地分析。這樣,就會影響對大學生信仰的正確引導,影響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確立 。
2 高校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幾點對策
2.1 更新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觀念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在社會主義社會將長期存在。然而,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響,一些教育者只看到了宗教的唯心主義世界觀的一面,而忽視了宗教的長期性、群眾性、民族性等特點,把信教者與不信教之間的信仰上的差異當成是政治上的對立;還有的人認為宗教問題敏感,不敢觸碰它,因此不敢面對或不能正視大學生中的宗教信仰問題。這都不利于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為此,應從高校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做起,擺脫對宗教的某些不正確認識,客觀準確地評價大學生中的宗教信仰問題,既不驚慌,也不逃避,既要教育,也要依法監管。這是高校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首要前提。
2.2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大學生自覺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對大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助于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確立。為此,高校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大學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武裝大學生,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改革創新精神,教育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情操、審美標準和價值追求,使之自覺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2.3 豐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教育內容,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第一,在有條件的學校,開設獨立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課程。第二,在條件不是很具備的學校,開設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選修課及與宗教相關的通識類課程,對學生加強宗教文化知識教育。第三,利用黨課、團課、學生社團等進行黨的宗教政策的宣傳和教育,尤其是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第四,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作用,建議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四門主干課的課堂教學中,單設專門一講,介紹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內容及黨的宗教政策,在形勢政策教育課上,要結合重大的國內外時事,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看待宗教問題,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2.4 改進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教育方法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效果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學方法呆板單一,不以學生為中心,不考慮學生的思想特點與接受度,一味地灌輸,結果使教育流于形式,實效性不強。所以,我們要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法,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要將理論教育與學生活動相結合,寓教于樂;要將理論教育與心理咨詢、職業咨詢等咨詢教育相結合,走進學生心里,了解學生所思所想,解決他們的心理困惑;要將理論教育與個別談心相結合,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的心靈導師。
2.5 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者的素質
思想教育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動人。只有教育者對馬克思主義真信、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真懂,才能起到教育大學生的作用。這就要求必須提高教師的理論修養,對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要“真懂”、“真信”,要立場堅定地堅持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并在教學與日常行為中,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無神論世界觀教育。
2.6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教育的軟環境
在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中,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學校應多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演講活動、支農活動、郭明義志愿者團隊活動、創業實踐活動、各類體育活動、文藝活動等,以滿足他們的興趣需要,使他們的情感有所依托,消除他們尋求宗教幫助的動機和需要,使他們在實踐中加深對無神論思想和科學世界觀的理解。當然,學校要對學生社團加強管理,從活動的政治方向上把關,保證活動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2.7 依法管理宗教活動,強化高校宗教預警機制建設
高校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離不開法律的規范與機制的保障。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他們具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是,由于種種原因,高校還有一小部分宗教信仰者。因此,高校必須要審慎處理好保護公民個人宗教信仰自由和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間的關系,既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又要依法對大學生宗教活動進行管理和引導,建立預警機制。既要依法保護信教大學生正常的宗教活動,又要對宗教活動依法管理,配合社會相關部門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制定預警方案,嚴防西方敵對勢力、邪教組織利用宗教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2年遼寧省高校統戰研究項目《高校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問題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論高校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4).
[2] 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路徑[J].青海民族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