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幾年,關于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多出現在各期刊之上,而各自的研究都是在基于自身情況之上進行的,少有特意針對再教育學生的特殊情況來展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研究。本文就是在對我校再教育學生做好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 再教育學生 思想政治 教育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 再教育學生的特點
作為一個具有鮮明行業特色院校中的繼續教育學院,我院的學生工作主要面臨的對象是再教育學生。所謂的再教育學生,是指在接受完系統的高等教育之后,在工作崗位中遇到職業發展的瓶頸而重新回到學校接受更高一個等級培訓的人員,或者是在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前,因原來所學專業不能滿足工作崗位的專業技能要求而到專業的培訓機構接受專業知識系統學習的人員。在此界定下,再教育學生身上具有和普通大學生不一樣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再教育學生來校學習的時間不統一。出現此特點的原因一方面因為大家來校參加再教育所選擇的課程和個人興趣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另外一方面就是由于存在高度的工學矛盾,雖然大家都有強烈的學習訴求,但是因為各自單位原來都安排了一些工作,并不能保證嚴格按照再教育的學習計劃來開展學習;
(2)再教育學生一般都是走讀生,且階段性來校學習。目前在我校參加學習的再教育學生中,絕大部分都是以走讀的形式進行的,只有參加半年以上培訓學習的學員選在在校內居住。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學生管理的部門老師與學生之間就缺少了很多面談交流的機會。
(3)再教育學生群體之間缺乏集體意識。由于再教育學生來校學習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各自單位中度過的,群體成員之間聯系也不是很密切,更談不上集體組織活動了,因此成員的集體意識相對淡薄。
(4)再教育學生存在對網絡的依戀性。據我們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有86.75%的同學每天上網時間要在1小時以上,甚至有三分之一的被調查學員每天花在網絡上的時間在3個小時以上。
隨著再教育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如何對他們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就迫在眉睫,而伴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網絡在人們的交流、溝通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依托互聯網社交服務網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回避學生不住校帶來的地域隔閡,而且網絡的開放式互動弱化了交往的功利性,也有助于打破思想壁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 當前關于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研究現狀
(1)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相關研究比較多,但是深度不夠。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從1999年至2009年,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論文發表量呈現逐年遞增的情況,但是論文的質量卻出現了滑坡,使得對此的研究出現了內容上的簡單重復,主要原因一方面和教育工作者的功利心理有關,另外一方面也和管理者的定位不準確,脫離了被教育者是思維活躍的大學生這一對象。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停留于口號,或建設的力度不夠。進入新世紀后,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的建設,很多高校也建立了網站,注冊了域名,但是其內容比較空洞,只是將一些經典文獻搬到了網頁上,沒有將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及時上傳;也有些高校開通了互動式的交流平臺如校園BBS等,但是缺少專職的人員對發帖質量進行審核;在網站建設上,高校內各部門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沒有將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形式上也多以文字為主,沒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多媒體的優勢。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利用率不高,實際效果不明顯。根據在對我校學生,尤其是參加再教育培訓的學生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統計數據表示,目前大學生上網所花費的時間比較多,但基本上都是在進行網絡聊天、購物、娛樂甚至是玩大型網絡游戲,很少有利用網絡查找相關學習資料、了解社會熱點和瀏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其主要原因和學生的興趣點與網站建設初衷不一致有關。
(4)相應網絡技術跟不上,配套設施建設不健全。現在的網絡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但有些高校的網絡平臺建設相對落后,沒有將最新的網絡技術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建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沒有跟到位。
3 再教育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思路
(1)領導要提高認識程度,加大相關建設的投入。高校再教育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立,有利于在新形勢下開展學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門的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對于行業院校來講,可以提高行業的宣傳力度,增強行業學生之間的交流,擴大院校的影響力。只有領導加強重視,提高對相關建設的投入,才可以建立一個高效的、有針對性的再教育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2)各部門要協調合作,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利用率。再教育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不是涉及到單獨某一個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門的相互協調和配合。網絡平臺的設計需要與再教育學生在校學習、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才可以提高平臺的利用率,單純的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無法吸引到學生的關注度的。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要提高網站用戶之間的互動力度。單純說教的網絡平臺不僅無法提高再教育學生關注度,而且也無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只有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開發為用戶之間既可以增加聯系與互動、用戶與平臺管理者之間可以互動,才能實現建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初衷。
(4)再教育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要跟上網絡發展的新潮流。新形勢下,微博已經深入到各個方面,它所具備的原創性、即時性、便捷性、互動性等特點,深受成長于信息時代大學生的青睞。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應牢牢把握住微博這一有效工具,發揮微博網絡的功能與作用,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
(5)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宣傳工作和網絡政工隊伍的建設工作。再好的平臺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宣傳,也無法實現其功能。同樣,如果沒有相應的網絡政工隊伍,再好的平臺也只是一個空的平臺,無法吸引到人們的關注度,也實現不了設計者的初衷。所以,再教育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在擴大宣傳的同時,也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并對網絡技術熟悉的網絡政工隊伍。
參考文獻
[1] 謝玉進,胡樹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狀與新走向.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總第133期).
[2] 李龍華.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2009年西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
[3] 鄒海英.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CCE2012).
[4] 顏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建設研究[D].2012年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
[5] 范惠瑩.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平臺建設問題.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秀論文專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