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職業素養是一名職業人能否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關鍵。本文通過調查研究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的現狀和原因以及用人單位對其職業素養的評價和期望,提出培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對策,從而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關鍵詞 職業素養 就業質量 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1 職業素養與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關系
1.1 職業素養的概念
職業素養是指通過學習和鍛煉,人們從事某種工作、專門業務或完成特定職責所具備的專業技能和道德操守的總和,即人們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具有的職業理想與信念、職業態度與興趣、職業責任紀律、職業技能與職業情感等。
一般來講,職業素養中的專業技能可以通過畢業生的學歷證書、相關技能證書或者面試官對面試者的專業技能考評來得到檢驗和證實,但是職業理想與信念、職業情感等隱性的職業素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得以展現。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具有良好的全面的職業素養,職業人才有可能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所以職業素養是職業人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應該得到加強。
1.2 就業質量的內涵
就業質量是指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并獲得收入情況的優劣程度。構成就業質量內容的基本因素有:工作的性質、聘用的條件、工作環境、社會保障和勞動關系五個方面。目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數量比率不斷攀升,但是就業質量有待提高。
1.3 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和職業素養的關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學歷已經不是企業納新的唯一標準,但對員工的職業素養的要求并沒有降低。在人們的傳統意識里,高職教育培養的就是技能型人才。所以,企業招納一線工人的時候,更多地考慮高職畢業生,就是因為“看上了”他們的專業技能。但是,由于高職學生的整體職業素養不高,束縛了畢業生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發展,上升空間不大。
可見,職業素養在更深層次上影響著一個人的就業質量。在現代社會,職業人在職場中能否取得成功與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高職院校除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也應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整體的職業素養,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2 保定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及其原因
2.1 保定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現狀
保定每年大概有一萬多名高職畢業生,據相關就業數據統計顯示,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但是對學生的跟蹤調查發現,就業質量偏低。本課題組采用問卷調查、電話和網絡在線的方式對高職畢業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高職畢業生工作在生產、服務的第一線,工資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環境也不是很好,并且發展空間有限,工作滿意度不高,所以,跳槽現象頻繁出現,結果社會關系和勞動保障體系隨之變的很不穩定,并且就業專業對口率不容樂觀,就業質量偏低。
2.2 原因
造成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的原因有很多。
調查表明有過半的畢業生表示對目前所從事的工作缺乏自豪感,看不到發展的空間,當問到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時,一片茫然。有60%的畢業生認為實際工作中用到的知識和技能是在校掌握到的知識和技能的40%或者更低,而自己又缺乏必要的自學新知識的能力。在問到有關職業素養的問題時,65%的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實踐能力的鍛煉,大概有40%的學生認為自學能力的培養很重要。
本課題組的成員對保定市及周邊地區25家企業的人事部門負責人發放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0%的人員認為高職畢業生在技能方面能夠或者經過培訓后能夠勝任所承擔的工作;但對于自身能力的認識不夠準確:眼高收低、心高氣傲、缺乏穩定性;愛抱怨,怕吃苦,缺乏創新精神;與同事的人際關系有待改善,缺乏一定的團隊協作精神。總的來說,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滿意度不高不是因為畢業生的職業技(下轉第126頁)(上接第95頁)能不夠,綜合職業素養不高才是主要原因。
3 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3.1 完善課程改革,加強職業素養培養
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開設課程展開教學。例如: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為了使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的同時,來培養學生內在的綜合職業素養。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實際工作的工作流程,按照企業對每個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這種體驗式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引進競爭意識,每組成員為了更好地完成項目,大家一起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職業自豪感、責任感。
3.2 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就業指導,提高就業質量
職業生涯的規劃對大學生未來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職業生涯規劃應貫穿整個大學階段,在不同的時期,應該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本課題組對在校的不同年級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一年級的學生90%以上表示從來沒有想過未來就業的問題;二年級有70%左右的學生表示對未來的職業沒有規劃,對未來的職業發展前途感到茫然;三年級也只有10%的學生表示對自己的未來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并充滿了自信;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示畢業后再做打算。因此,我們應該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讓其認識到課程的作用;二年級的學生就應對將來的職業環境有所認識并確定自己的最佳職業奮斗目標;三年級就可以讓學生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制定近期和長遠的發展目標,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為此,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從2009年就開始舉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并邀請企業以及學生家長代表來參加,通過該活動同學們提高了自信、深化了思想、加強了團隊協作并展現了良好的職業素養。
3.3 與用人單位合作,強化職業素養教育,提高就業質量
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真正地了解用人單位在職業素養方面對員工的要求。學校可以邀請企業家或專業人士給學生做專場報告;還可以通過教師深入企業,了解企業文化,把握企業對于職業素養需要的最新動態,把企業的要求與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另外,還可以通過頂崗實習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企業,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所具備的職業素養在實踐中得以檢驗,縮短適應未來職業環境的時間。
4 結語
培養并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提高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任務,要通過社會、企業、高職院校和學生自身不斷的努力,最終形成政府主導下的,以高職院校為中心,企業不斷參與的良好的職業素養教育環境,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2年度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職業素養對保定高職畢業生就業質量影響的調查研究》(課題編號:20120109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周建良.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調查及分析[J].教育戰線,2008(17).
[2] 曾紅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之意義淺析[J].科教文化,2010.
[3] 劉素華.就業質量:內涵及其與就業數量的關系[J].內蒙古社會科學,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