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師職業壓力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各國學者都在關注。由于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的各個方面都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當然也包括教師的職業壓力。本文主要對中學教師的職業壓力進行研究,把影響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因素分成兩大部分: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進行分析,建議社會、學校和教師個人采取應對策略,以期能夠對提高中學教師隊伍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 中學教師 教師職業壓力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1 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特點分析
職業壓力是指由于工作環境的特點或工作中某些使人煩惱的事件導致從業人員的身心緊張狀態。而教師的職業壓力是指教師個體與教師職業活動中產生的身心負荷作用。學校的一些個別因素給教師造成了高強度的心理壓力,這不僅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對教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根據當前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狀況和特點分析:我國中學教師的職業壓力高于國外教師,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階段,整個環境對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沖擊很大。隨著社會不斷前進,來自學生的壓力、教師發展的壓力都在增加。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特點:所教個體具有獨特性、社會支持網絡不健全而且對教師期望高、認知缺陷、對個人管理的不利、對教育改革應對不利等。
2 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影響因素
2.1 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外部影響因素
(1)學生主體性增強。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強調主體性,是不斷變化的個體。而面對這些變化,許多教師都在努力地適應。社會、學校和家長對教師的期望高,他們認為學生的成敗完全在于教師,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文化的思想遺留物。21世紀是真正“教學相長”的時代,電腦、手機、互聯網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使得學生接受的信息量有時會超過教師,但是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不良問題的增多。學生崇尚自由,當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這份自由的時候,便會向教師的權威發出挑戰,導致教師無所適從,但是教師的責任感在推動著教師必須解決學生問題,此時他們不得不日復一日地做出應對,這樣過度的職業壓力便產生了。
(2)學校管理方式。校長負責制是學校內部的一種學校管理體制。現行的校長負責制是指校長對學校工作全面負責,黨在學校的基層組織黨支部(規模較大的學校設黨總支,規模較小的學校設聯合支部)保證監督,學生及其家長民主管理的組織制度。其中問題之一便是將校長負責制理解為“學校工作由校長統一領導和全面負責”,在一些學校已經成了“校長專斷制”,校長在管理過程中,非但不能做到民主管理,而是走向另一極端,獨斷專行、濫用權力,對教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嚴重的會產生心理問題,原因是領導和教師關系的惡化。
(3)人際關系。教師每天的工作是與學生接觸,所以師生之間是問題多發地帶。這個時期學生個性極強,老師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極豐富的教學經驗,在面對學生這些缺點的時候,有的老師則會恩威并濟,使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建議。這樣的話教師就會面臨師生危機,隨著學生錯誤發生的次數增加,教師感覺到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學校的管理機制一方面會促進教師發奮圖強;另一方面就會引發教師間的沖突。可見學校的管理機制是教師壓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人際關系是產生教師職業壓力的另一因素。
2.2 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的內部影響因素
(1)自我調節能力較差。當教師面對教學過程中的壓力時,有的教師表現出焦慮頭疼和生活不規律。而有的教師則會表現出極強的適應能力,生龍活虎,干勁十足。這種表現的差異是由于教師的自我調節能力和對壓力的承受能力較差而引起的。例如,持有悲觀消極情感的教師在面對學生問題時,會覺得這個問題怎么就讓自己遇到了,不是積極地解決問題,而是消極對待問題。
(2)自我期望與能力的不一致。教師的自我期望與能力的不一致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自我期望與實際工作之間的矛盾。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都希望自己能夠總攬大局,什么工作自己都可以解決掉,不會有求于他人。但是實際工作中,沒有哪個人能夠真正地不靠別人的幫助而完成任務。因而感到威脅和壓力。有的教師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因而缺乏客觀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如果不斷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就會導致過分地驅使自己,總是對自己不滿意,很難看到希望。就會覺得自己的業務能力與實際需要的差距,因而將會產生壓力。
3 解決教師職業壓力問題的對策
3.1 政府應該有所“作為”
政府要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緩解教師生存壓力。“教師的社會地位是指教師職業在社會生活中實現的經濟利益、政治待遇和社會聲望。”不僅是社會制度文化背景因素的影響,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體現。能適當修改《教師法》,實行教師公務員制度,建立公共教育保障機制,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對城市郊區發放教師津貼,經濟待遇決定著一個單位的人才流失的大小。
3.2 社會建立對教師的合理期望
隨著社會生產力進步而產生的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和態度不時地讓教師感受到壓力。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勤勤懇懇地奉獻在教育事業的第一線,而每當教師犯一點差錯都會被新聞媒體所渲染夸大。教師被迫走向完人。社會各界應該理性地看待教師這個職業,它同其他職業一樣,都需要寬容。教師雖然在教育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這是一種主導作用而非主宰作用,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學生自己。
3.3 學校的組織管理制度民主化
首先,合理地分權授權,使管理權層次化。這樣做的目的是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效地開發人力資源。要適時擴大教師權力,使教師能夠果斷行事,大膽探索。其次,要加強教師民主管理。在多數學校的教師代表、教師職工大會形同虛設的時候,教師便對學校失去信任、失去歸屬感,從教師的角度講,加強民主管理有助于使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實現,能夠參與到學校的建設,教師個人價值得到體現。再次,賦予教師教學自主權,即自主安排教學時間;自主安排工作內容;允許教師的個人觀點、個性以及情感得到體現。
參考文獻
[1] 張建衛.論工作壓力與自我調控[J].心理學,2003(5):19.
[2] 姚立新.教師壓力管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3] 蕭宗六.學校管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0.
[4] 孟育群,宋學文.現代教師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 徐富明,申繼亮.教師的職業壓力應對策略與教學效能感的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3.26(4):745-746.
[6] 徐長江.中學教師職業壓力緊張狀況及其原因的調查研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1998(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