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信息管理類課程教學任務與要求,文章分析了信管專業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物流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期望通過課程教學改革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實際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 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技術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屬于交叉學科,我校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建設中,結合西部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確定了信息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為制造業信息化方向和物流信息化方向,將人才培養目標行業化,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當前物流業的行業地位在廣西區域經濟中越來越顯突出,物流發展面臨西部大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泛珠”三角區域的開發與合作、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等四大機遇,物流信息化人才需求量增大。因此面向物流領域的信息化人才培養已成為我?!傲⒆銖V西,服務區域經濟,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物流信息技術”是我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門專業限選課程。課程以物流信息技術的功能即在物流作業過程中信息的收集與傳輸、存儲與處理、定位與追蹤為主線,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構建為核心,系統介紹條碼技術、RFID技術、EDI技術、GPS、GIS技術等理論基礎知識、實現原理、功能構成、解決方案及其應用,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型、應用型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物流信息管理素質,使學生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熟悉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構成,掌握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技術,具備規劃、設計、開發和運用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能力。
1 信管專業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物流信息技術課程通常包括和物流業務活動相關的一些專業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課程教學具有一定挑戰性,常見的問題如下:
(1)教學內容重復,更新較慢。課程部分章節內容與信息管理類專業的其他課程(如:管理信息系統)存在重復編排的現象,致使教學內容重復講授,學生上課缺乏積極性,不便于掌握較新的知識。此外,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更新較慢,現有的教材理論知識體系已經落后于物流企業第一線的實際情況,可操作性差,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創新性不足。
(2)教學方法單一。目前,物流信息技術課程基本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缺乏物流技術類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動手實踐環節的培養。教師雖然在部分章節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但是受困于缺乏物流企業第一線的資料,導致多媒體教學也只是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課程教學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沒有充分確立學生主動參與、發現、探索和知識建構的主體地位,導致大多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課程教學方式簡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考核方式片面??己朔绞街饕且揽恳粡堅嚲韥碓u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少考慮考核方式如何有益于教學,有益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體,大都附和重復、疲憊應付、無創意地接受。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導致學生的動手技能缺乏,不知如何將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去。
(4)實踐教學設備匱乏。由于實驗室經費有限,RFID設備、手持式條碼掃描儀、固定式條碼掃描儀等物流信息技術實驗室設備采購數量很少,不能滿足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需要。實踐教學設備的匱乏是導致學生實踐環節薄弱、動手能力差、對理論知識理解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信管專業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思考
2.1 改進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應突出條形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射頻技術(RFID)、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智能運輸系統(ITS)等技術的應用性,演示合理運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技術的方法,加大多媒體光盤內容的比例,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的多媒體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同時,應該充分利用各種專業論壇、搜索引擎文庫、專業數據庫等多種途徑獲得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補充到課堂教學中,大膽使用最新技術文章和國內外專家學者關于物流信息技術發展前沿趨勢的相關文章。
2.2 改進教學方式與手段
結合學生的專業基礎與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等。案例教學法是指以案例為主,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通過一系列具體案例的討論與思考,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的學習氛圍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分小組形式進行案例討論,每個小組須形成一個統一意見,這就培養了學生有理有據地以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
2.3 改進考核方式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添一些新的考核方式,比如小論文寫作方式等。小論文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各種專業論壇、搜索引擎文庫、圖書館數據庫等獲得物流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培養學生閱讀專業文獻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通過論文寫作的方式使專業知識進一步 “內在化”,該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靈活、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 改進實踐教學模式
實驗室是培養學生的理論轉換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場所。在經費有限的前提下,應盡量建設經濟實用的實驗室,提高學校物流信息技術設備利用率,降低采購和維護保養成本。另外還可以租賃物流企業設備進行實踐教學,將實習地點從學校向物流企業第一線傾斜,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相關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3 結語
本文基于信息管理類課程教學任務與要求,分析了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進物流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通過教學改革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能,這不但是社會、企業對人才最真實的要求,而且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形勢下對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無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金項目: 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1JGA081)“面向廣西區域經濟的信息管理類本科應用性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參考文獻
[1] 姜顯亮.提高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創新性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2] 王道平,王煦.現代物流信息技術[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 江濤濤.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物流類課程案例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