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STCW78/10公約于2012年1月1日生效。本文根據新公約的修訂原則與內容,分析其對國內航海技術專業學生的新要求,提出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應該從航海英語綜合能力、電子信息技術、環保意識和安保意識方面提高職業素養,為新公約的履約做好充分準備。
關鍵詞 STCW78/10公約 航海技術 航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2010年6月25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市召開的《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大會上通過了《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以下簡稱STCW78/10公約)。對《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1995修正案(以下簡稱STCW78/95公約)進行了全面回顧和修訂,涉及的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均發生了較大調整。
1 公約修改原因
STCW78/95公約自1997年2月1日生效后,對于世界各國海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影響。然而,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船舶的科技化含量也越來越高,船舶載重噸位也越來越大,而對船舶駕駛和操作的水平也要求越來越高,對海洋的環保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同時,由于海盜事件頻發,海運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對海員的培訓與值班的安保標準也提出新的要求。
2 公約修訂原則中有關航海專業的新規定
會議上各國代表提出了對公約八項修改原則:(1)保留1995年修正案的框架與目標;(2)不降低已有標準;(3)不變更公約條款;(4)解決有爭議的問題、清理已經淘汰的要求、體現科技發展的需求;(5)保證有效的信息流;(6)基于技術創新,在履行培訓發證與值班要求上可進行一些靈活的改變;(7)考慮短航線船舶與近洋石油工業的環境與特點;(8)考慮海上保安。
其中第4、5、8項內容對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影響明顯。針對原則4,修正案中在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習中增加了新科技的應用,其中計算機信息的應用最廣,包括電子航海天文歷和天文航海軟件的使用和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的應用。針對原則5,隨著海運事業的發展,信息的快速并且有效的交流成為基本條件,除了研發和采用更高技術含量的技術設備,船舶英語的交流能力對學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原則8考慮到近年來海盜事件頻發,船員和船舶的安全受到影響,修正案提出了3種保安證書與4類保安培訓,以提高船員對應此方面的素質水平。
3 航海技術專業學生有待提高的相應素質
3.1 高效運輸
3.1.1 航海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STCW78/10公約要求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應具有相當于無限航區管理級和操作級船員所必須具備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就意味著,在聽說方面,應可用英文進行值班時的工作會話及日常生活對話,會用推薦的標準海事通信術語進行通信等。在閱讀方面,應能看懂航海儀器操作使用說明書、英文氣象電文、租船合同、遠洋提單、業務單證和公約,讀懂英文航海出版物等。在寫作方面,應會用英文填寫航海日志,擬寫大副收據批注、簡易的電報信文等。對此,任課英語教師可以設計船舶實際場景,安排學生擔任相應的角色,相互間對話,進行體驗練習以提高英語水平。而航海專業的學生也要自我加壓,在日常的專業英語課程中努力學習,爭取盡快達到市場要求的航運人才標準。
3.1.2 電子信息技術
(1)電子天文信息技術。隨著GPS等電子定位設備在船舶的廣泛使用,天文定位方式因為公式復雜、計算困難以及無法24小時使用等缺陷,逐漸被船舶淘汰。但因其設備簡單,測量對象是自然天體而不受其他人為因素控制,不送其他聲光信號而具有隱秘性特點,依然不能被忽視。天文定位的計算機軟件化,解決了其公式復雜、計算困難的缺點,為船員提供了便利,并且對遠洋航行安全十分有利。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除了在學校中加強天文定位理論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軟件的自學能力,以便應對未來工作中的各種船舶軟件。
(2)電子海圖信息技術。電子海圖顯示和信息系統(俗稱電子海圖)的優越性包括:自動航線設計、航向(下轉第171頁)(上接第149頁)航跡監測、自動存儲本船航跡、歷史航程重新演示、航行自動警報(如偏航、誤入危險區等)、快速查詢各種信息(如水文、港口、潮汐、海流等)、船舶動態實時顯示(如每秒刷新船位、航速、航向等),將雷達/ARPA的回波圖像疊顯在海圖上,海圖自動更正速度快等。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應當提前對電子海圖的作用和操作方式進行足夠的了解,為適應STCW78/10公約標準做準備。
3.2 船舶防污染
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船舶對于海洋環境的污染途徑主要有:(1)傾倒污染,經由船舶將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產生的帶有污染物的污水,傾倒入海洋;(2)操作污染,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員的過失或故意造成的;(3)事故污染,由于船舶發生事故使各種污染物由于事故破裂造成滲漏對海洋造成的污染。
為此,IMO制定了專門的《國際防污染船舶造成污染公約》進行調控。海難事故會產生船員人身危險和船舶貨物等財產的損失,然而與此相比,海難事故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更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必須提高船員的防污染意識水平,才能解決船舶造成的污染。對此,STCW78/10公約中要求操作級船員參加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和海洋環境保護及預防污染措施的重要性的培訓課程。對于航海技術專業學生而言,理應認真學習防污染的培訓課程與相關法規,努力提高防污染意識水平與職業責任心。
3.3 安全及保安
最近一段時期,海盜劫持船舶事件時有發生,海盜又一次成為世人議論的焦點,各國也意識到,恐怖襲擊活動已由傳統的陸上襲擊擴散到海上襲擊。所以,STCW78/10公約對船舶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船員應持有3種保安證書并接受4類保安培訓。對于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船舶的安保問題關系到全船財物以及整船船員的安全,至關重要。
4 結束語
STCW78/10公約的新要求對于航海技術專業的學生而言,是挑戰更是機遇。想在未來成為一名高素質高水平的世界航運人才,就應在學校的學習期間內盡可能抓住機會,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知識水平,克服公約過渡期內的各種困難和挫折,用自信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孟祥武.STCW78/10公約對中國船員教育與培訓的影響和對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0(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審定稿[R].2011.
[3] 於健,王勇.STCW 40次會議對STCW公約的修訂及中國航海教育的應對[J].航海教育研究,2009(3).
[4] 杜陳,楊毅,史偉,王昊.淺析78/10公約對航海技術專業學生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