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名企
中國工商銀行,全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五大銀行之首,不僅總市值(14 245億元)居全球上市銀行之首,而且多年蟬聯“中國最賺錢公司”。
高效的經營體制是工商銀行發展的保障。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
工商銀行不斷推進跨國經營,加快建立本外幣、境內外業務均衡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2004年,以并購方式在香港成立了工商東亞和工銀亞洲;2007年,和印尼哈利姆銀行股東簽署收購協議,收購后者90%的股份;2011年,工商銀行與東亞銀行就美國東亞銀行股權買賣交易達成協議,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的控股權收購。至今,工商銀行已在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0多家海外機構,形成了跨越亞、非、歐、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經營網絡。
在這個國際化的大企業中,員工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能得到很好實現,福利待遇也相當豐厚。
名人鏈接
在姜建清董事長的帶領下,中國工商銀行屢創輝煌。2010年,工行以市值、凈利潤、存款等多項關鍵指標,成功登頂世界銀行業的龍頭老大。與此同時,該行在這一年也為其全球化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創造了“工行速度”。中國工商銀行無疑成為中國銀行業的驕傲。
從工行全面改組到成功上市,再到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輝煌,姜建清一直保持著理性和激情。面對“全球市值最大銀行”的光環,姜建清保持了一貫的理性。他曾這樣說,“大當然不等于強”,在“市值”“盈利能力”“總資產”“核心資本”“銷售收入”五大評價銀行強弱的量化指標中,前三項指標更能反映銀行綜合競爭力,因此也更重要。關于銀行真正的“強”,沒有精確的定量指標,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市場和品牌影響力及人們主觀的心理指標。服務、創新和管理能力、經營發展和盈利的可持續性以及它對一個國家,甚至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及作用等,這都是銀行“強”的參考指標。中國工商銀行將繼續在姜建清的帶領下,朝著由大到強的方向,勇往直前。
時至今日,姜建清那句“馬拉松”名言依然再響耳畔:干銀行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不能只盯著100米、1 000米、10 000米,不要期待這時候的掌聲響起。往往企盼這樣短暫成績和榮譽的選手是跑不到終點的。搞銀行管理需要激情、耐力,當然也要技術、速度,更需要默默跑完全程才能獲得成功。
而這儼然成為姜建清的人生寫照,閃耀在中國金融業的歷史畫卷里!
規劃指導
專業揭秘: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學習貨幣銀行學方向有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證券投資、投資項目評估、投資銀行業務、公司金融等知識,畢業后可到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同學們若希望在畢業后進入金融行業,也可學習經濟學、會計、保險等相關專業。
企業門檻:從事金融行業,與人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多,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公司、單位,非常看重求職者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金融與金錢也息息相關,如果你做事細心踏實,也會受到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