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國內眾多電視臺紛紛推出新聞脫口秀節目,引起受眾的廣泛關注,一時間成為發展最快的電視欄目類型。電視新聞脫口秀節目形式大同小異,經過“受眾選擇”之后,最后能在同類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必然有其自身的優勢,那么這些優勢會在哪些方面體現出來呢?
關鍵詞:電視欄目;《打魚曬網》;網絡;輿情
中圖分類號:J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10-0013-02
《打魚曬網》是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推出的一檔電視新聞脫口秀節目,節目從網絡上搜尋“新事”、“熱事”、“奇事”、“趣事”,用輕松、幽默、詼諧地解讀這些“網事”?!洞螋~曬網》是原節目名稱《打輿曬網》變更而來,“網”就是網絡,“輿”就是輿論和輿情,是指處在風口浪尖上的新聞事件和人物,從節目名稱我們不難看出節目通過網絡關注社會熱點,引領社會輿論的特點。
《打魚曬網》并不像自身節目名稱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作為日播節目推出的《打魚曬網》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泛關注。隨著節目被大家熟知,收視率也是節節攀升,在鄭州地區最高達到4.2%,整個河南地區最高收視率更是達到9.9%?!洞螋~曬網》的成功與很多因素都分不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正確的定位、精良的制作、相得益彰的主持人風格和語言。
一、準確的節目定位
節目在制作之前往往都要對節目進行定位,一個清晰準確的定位作為節目的“指導思想”是決定節目是否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
《打魚曬網》的制作人用“用電視解讀網絡,用娛樂笑看人生”來概括節目的制作理念。風格輕松幽默,通過調侃網絡來引領社會輿論,體現出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在引導輿論方面的強大功能。節目在受眾選擇上另辟蹊徑,將主要受眾定位為年齡從18周歲到30周歲的年輕人,主動放棄了“老少咸宜”的受眾范圍,幫助節目在內容選擇上做到有的放矢。
《打魚曬網》作為網絡新聞脫口秀節目,其實質還是說新聞,這類的節目的話語權總是牢牢掌握在在這些領域中有地位或成績的專家手里。而年輕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80后”“90后”想要表達自我的愿望就沒有辦法實現。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檔為年輕人打造的,帶有娛樂性質的網絡新聞脫口秀節目肯定能夠吸引整個“80、90”的族群。但是令節目組意想不到的是,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對節目表現出了的強烈興趣,使節目獲得了極大成功。
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節目內容選擇上,《打魚曬網》提出了“博客、播客、閃客——來者是客;網吧、貼吧、游戲吧——一起來吧!”的口號,全面覆蓋網絡。作為節目呈現最后播出的視頻主要分為三類:社會熱點新聞、生活奇趣事件和單純娛樂搞笑。作為新聞脫口秀節目,《打魚曬網》積極關注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新近公共話題,從“三聚氰胺毒奶粉”到“染色饅頭”,從“郭美美炫富”到“高曉松入獄”,從“溫州動車事件”到“浙江校車事件”…… 《打魚曬網》都會對熱點事件進行報道和解讀。除此之外,節目中娛樂搞笑和奇趣事件的視頻也是整個內容的重頭戲。無論是有意惡搞路人或朋友的系列片段,還是惡搞流行歌曲和影視作品的視頻;無論是教授如何用火柴頭制造只有原子彈爆發時才出現的蘑菇云,還是傳授如何用手機制作爆米花;無論是展示山寨手機創造“四卡四待”的奇跡,還是展現可愛動物們的“萌寵大放送”……諸如此類的內容總能夠給觀眾送來笑聲,讓觀眾感到身心愉悅。
二、精良的整體制作
在《打魚曬網》準確的定位和清晰的理念的指導下,節目組精益求精地制作著每一個環節,確保節目能夠整體高水平的呈現。
隨著電視節目在制作方面的日益完善,帶有彰顯節目個性的片頭逐漸成為節目的組成重要部分。電視傳播是視聽合一的傳播,聲畫結合的傳播方式使電視傳播實現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由開場音樂和畫面配合組成的節目片頭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打魚曬網》的開場音樂是時下在年輕人中間最流行的電子合成音樂,節奏鮮明輕快,和音樂相配合的是信息量更加豐富的畫面,新浪、土豆,騰訊等潮流媒介的標志的一一現身彰顯出網絡世界的豐富多彩,而“打魚曬網”四個字卻使用黑白灰的顏色連蹦帶跳的調皮現身,給人既低調沉穩又不失活潑的感覺,顯示出《打魚曬網》節目在解讀網絡特上立獨行的態度?!洞螋~曬網》的片頭把節目時尚、幽默、網絡資訊豐富的節目特點完全地展示了出來,讓觀眾瞬間進入到節目情境中,盡情享受節目帶來的輕松快樂。
《打魚曬網》的節目背景也為節目錦上添花?!洞螋~曬網》作為一檔網絡新聞節目,整個節目錄制現場并不大。顏色明亮的紅磚樣式的復古墻紙,一把掛在墻上的白色玩具吉他,一個可愛的布偶,一臺并不大的壁掛電視,一張簡單的吧臺,一臺帶來網絡信息的電腦,親切感十足的主持人,整個場景營造出主持人邊在家看電視邊和觀眾聊天的溫馨感覺,使觀眾在觀看節目的時候徹底放松,跟隨節目內容感受快樂。
《打魚曬網》的內容完全來自于整個網絡。但是,如果單純的將網絡上的惡搞視頻、搞笑段落拿來播放,節目就會變成“流水賬”般平淡無奇,活躍在網絡上的年輕觀眾也根本不會買帳。于是,節目對整個網絡展開了搜索,把符合“新、熱、奇、趣”特點的視頻重新整合制作,把各種視頻按照自己的特點分別歸類,形成了“打魚亂燉”、“打魚放映廳”、“不準不笑”等板塊,隨著節目的不斷改版,最近還增加了周六的“打魚課堂”的板塊,使節目內容不斷更新,充滿新鮮感。除了選取的視頻內容本身精彩,視頻的后期制作更能使節目錦上添花。例如,“原裝視頻”有時會特別長,有時會用意不明,節目在后期制作時,除了必要的剪接,還特意加上了恰到好處的解說,充分渲染娛樂氣氛的配樂,搭配趣味的動畫表情和藝術字字幕……精益求精的后期制作使得視頻在播出時內容緊湊,笑點連連,讓觀眾能夠輕易地感到快樂之所在。 《打魚曬網》是用電視的手段來展現和解讀網絡,對于網絡上的熱點事件態度鮮明,關注方式獨特?!洞螋~曬網》的關注絕不僅限于對事實進行報道,不僅有和新聞評論節目一樣發表正式的言論、表達人性關懷,還會靈活的采用其它方式關注事件。新聞爆出的用皮鞋為原料制作藥品膠囊外殼和老酸奶事件,節目在向觀眾呈現基本新聞事實后,就用網友結合流行歌曲《最炫民族風》的曲調,又自己填詞制作出的搞笑視頻表達網友和節目的態度。相對于傳統的方式,《打魚曬網》的讓節目展現事實、讓網友表達態度的形式更加鮮活生動,讓熱心網友直接參與其中,這對于熟知網絡的80后、90后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方很好的表達自我的舞臺。
最值得稱道的是,《打魚曬網》用調侃惡搞的方式表達著對社會的關注,不僅僅在守望社會、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功能,而且善于引領社會,把散亂在網絡中的言論碎片、帶有憤懣情緒的宣泄通過電視這一大眾媒介加以整合、梳理、加工、制作,給人一種放大的聲音,起到引導輿論的作用。媒介的力量來自于受眾的關注,輕松而又詼諧,形象而又生動的《打魚曬網》,在樣式、形式、方式吸引了受眾的眼球,而正確的輿論引導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相得益彰的節目主持人
我們經常說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核心人物,尤其在是“說新聞”這個類型的節目中,主持人的風格和語言的精彩程度決定著節目是不是能夠高潮迭起。
“說新聞”類節目日益增多,節目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作為節目靈魂的主持人的能力也不斷提高。新聞脫口秀節目內容豐富,主持人要和觀眾積極交流,這就要求主持人能對新聞做出快速、真實、活靈活現的反應?!洞螋~曬網》的主持人韓佳,人稱“韓較瘦”,她的主持方式就形式豐富且不斷變化。韓佳擅長將有聲語言副語言充分結合,一邊調侃一邊配合豐富的肢體語言和夸張到位的面部表情,感染力極強。她還經常把唱歌、表演、相聲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在主持當中,瞬間選擇出最恰當的主持形式,并把他們和語言整合在一起,達到最佳的節目效果。
想要讓受眾感受主持人的魅力并喜歡主持人的風格,就要根據受眾的年齡與這個年齡所具有心理特點和喜好來選擇相適應的主持風格?!洞螋~曬網》的受眾多為“80后”、“90后”,為了滿足受眾的胃口,主持人韓佳采用年輕人喜歡或正在使用的新詞、潮詞,把串聯詞編成有“包袱”的段子,用“調侃”的語言方式來主持節目。“較瘦”偶爾還會講個笑話,來幾句流行歌曲,用不同方式傳達快樂,深受觀眾喜愛。談到美國人對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化理解不夠時,韓佳為了博觀眾一笑,還在講笑話時調侃自己:有一次美國人問我:“韓較瘦,中國人是不是以功夫為主?”我說:“不是啊,怎么了?”那美國人就問:“那為什么每次我和別人約會,人家都說等我有功夫再去?”我多么想給他解釋解釋,可我怕傷了他的心?。?/p>
在節目中主持人表現個性就會使用相對個性的語言,但主持人語言的個性絕對是相對的個性,是一定的行為規范下的個性。主持人的語言內容要符合受眾心理,組織語言要嚴謹規范,這樣的個性的語言才能被觀眾接受?!洞螋~曬網》的主持人韓佳偶爾會有為了能夠更形象的表達而使自己的語言不合時宜。在說到山寨機有“四卡四待”的功能時,韓較瘦調侃道:哇塞,這多買幾張卡,別說一個二奶,就再來個二奶三奶的也都不會被發現了。這樣語言雖然諷刺了不良社會現象,但會對很多只有十多歲的小觀眾產生不良影響,無疑不適合出現在節目當中。有的調侃,如“‘河大的’就是喝大”的這樣的語言對于萬萬千千畢業于河南大學的來說,是不是在感情上造成了傷害呢?我認為,主持人還是要避免諸如這類的語言出現在節目中。主持人話語一定要適合主要受眾群體的年齡,要易被受眾接受而不能庸俗,最重要就是要體現出人文關懷。
近些年來,網絡憑借自身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巨大優勢高速發展,網絡信息量大、內容豐富的特點吸引著廣大電視人在制作節目的過程中不斷從網絡上汲取營養?!洞螋~曬網》從網絡獲得了良好的節目素材后,確定了明晰的受眾地位,經過電視人用心的后期制作,再加上節目主持人獨具匠心的解讀,最后形成的《打魚曬網》節目內容完整、風格獨特,怎么會不受觀眾喜愛呢?自播出以來,節目應觀眾要求也不斷改版,相信一個與時俱進的《打魚曬網》一定能夠收視長虹。
參考文獻:
[1](英)丹尼斯·麥奎爾.受眾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張國良.傳播學原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3]徐浩然.主持人語言邏輯與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4]孫振,田放,張頌.主持人節目策劃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