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廣西南寧江南區蘇圩鎮定計村數百戶椒農,都眼巴巴地等著客商上門收購辣椒。盡管這里的辣椒每斤跌破成本價3毛錢,但每戶每天只能定量賣300斤,數千畝辣椒進入采摘期。再賣不動的話,過幾天這些辣椒就全部爛在地里了。
10月24日,南寧良裕農業科技公司的總經理陳世良分別給山東壽光、杭州和成都的3個果蔬批發商打了電話,希望他們到南寧來多收一些蔬菜。可是,得到的答復是:“我這里的菜都賣不動。”
陳世良說,從事果蔬批發20多年,今年的菜價之低十分罕見,“它來勢洶洶,讓人難以招架,今年廣西秋冬菜銷售形勢很不樂觀。”
市場現狀:
供大于求,外地客商廣西收菜少
陳世良從事果蔬批發20多年,每年把南寧的大宗水果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在全國各大蔬菜批發市場有許多多年合作的固定客商。最近廣西各地的蔬菜價格持續下跌,多地的蔬菜基地負責人找到他,請他幫找找銷路,陳世良在辦公室里不停給他的老客戶打電話。
“往年我只要打個電話,這些長期合作的老朋友肯定都會來收購,現在打了很多電話,都沒有一個愿意來。”陳世良說,現在南寧的青椒一斤只收3毛錢,苦瓜也只有3毛,茄子還不到2毛錢,這個價錢農民肯定要虧。
10月25日下午,筆者驅車來到蘇圩鎮蔬菜批發市場一探究竟。按道理,現在是蘇圩鎮辣椒、苦瓜等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但來到這里后,發現昔日熱鬧的收購場所卻顯得十分冷清。周圍的鋪面多數關著門,只有市場中間的大棚下有3部中型的貨車在裝貨,收購的多是泡椒、線椒和苦瓜,有十多個工人在打包裝車。
“往年這個時候,這里起碼有十多部車子,熱鬧得很。”重慶來的客商李衛國告訴筆者,在這里收泡椒一斤是3毛錢,拉到成都批發價是7毛錢,而收購的成本包括包裝費、服務費和運費,每斤大約折合9毛錢,“賣一斤我就要虧2毛錢,一車貨物我要虧本2萬元。”
既然虧本為何還要來收呢?李衛國說,之所以虧本也要把這個生意做下去,是為了要穩定關系。“現在虧本你不收,農戶沒地方賣,以后等價格漲了,誰還賣給你?”
菜地調查:
菜農虧本賣也少人收
10月25日下午,筆者來到蘇圩鎮定計村采訪,一路上滿眼看到的都是青翠的辣椒地,掛果累累,但卻鮮有村民在采摘。聽說筆者是來了解辣椒銷售情況的,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大吐苦水。
一位村民介紹,往年這個時候,村里每天停著3部以上的大貨車,每車可以裝10噸以上,但現在,只有一部小貨車來裝,估計裝完車子都不到2噸。
該村清水塘坡的李金梅種了3畝辣椒,她說,每畝辣椒投資成本大約是1000元,按照正常收成來說,畝產可以達到6000斤左右,如果每斤能賣出五六毛錢,才有得賺。
村民陳麗珍告訴筆者,辣椒生產有個規律:必須把成熟的辣椒摘掉,辣椒樹才會重新開花結果。“現在樹上的果摘不走,無法開花,它就不會結第二次果。無形中等于是減產了。如果十天左右還賣不出去,我們的辣椒就會全部變紅變老,徹底爛掉了。”陳麗珍說。
行情分析:
廣西秋冬菜銷售形勢難樂觀
菜賤傷農的事情近年來時有發生,那么,廣西此次蔬菜價格集體跳水,究竟是何原因?筆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分析了解到,目前,菜價持續低迷跟全國菜價大幅回落有關。
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最近的監測, 10月12日—10月1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總指數為185.16,比上周下降2.53個點,比去年同期下降4.41個點。本周19種蔬菜中,就有17種蔬菜價格下降。下跌幅度較大的蔬菜中大多為葉菜類。
專業人士分析,今年北方天氣變冷時間延遲,天氣晴好,利于蔬菜生長,北方蔬菜大量重疊上市,“狹路相逢”導致供大于求。陳世良舉例說,過去,廣東雷州半島的辣椒一般只發往東北一帶,如今,受北方蔬菜擠壓,雷州半島辣椒改為轉戰到云貴川一帶,而這是廣西辣椒的傳統銷售區域,無形中和廣西辣椒形成巨大的競爭,而在北方,山東、陜西的辣椒也才剛剛上市。
廣西區農業廳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廣西秋冬菜面積超過1000萬畝,每年北運秋冬菜780多萬噸,約占蔬菜總產70%,為穩定全國特別是華北、長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市場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
陳世良認為,往年菜價大跌都是發生在蔬菜上市高峰期,而如今,廣西今年的秋冬菜才剛剛進入起步階段,就遇到了這樣低迷的銷售情況,這樣的狀況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也意味著后期廣西的蔬菜銷售壓力將更加艱巨,形勢不容樂觀,需要各有關部門及菜農抓緊制定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