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為了開展我的個人課題《農村中年級小學生計算能力偏弱的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我采用的策略之一就是“計算天天練”,規定孩子們每日中午兩點鐘做計算題。
那是一個周一的中午,我走進教室,許多孩子都安靜地做著計算題,只有一個孩子東張西望,嬉皮笑臉,還故意把課桌弄得哐當響,引起同學都往后看,他就是我班的小鄒同學。我瞪了他一眼,意思是提醒他趕快寫,可他卻變本加厲,自已不完成作業不說,還做鬼臉,引得教室里哄笑聲一片。我挺生氣,問他為什么這樣做,誰知他對我愛理不理,嘴里還小聲嘀咕:“這樣做我高興。”
小鄒同學的父母常年在外經商,平時無暇顧及小鄒的學習、生活,小鄒自小由爺爺奶奶撫養。通過我的觀察、家訪和交談,我發現他身上的問題主要來源于爺爺奶奶的過分溺愛,事事遷就他,缺少嚴格的監督。補償式的父愛母愛,造成了他固執任性的個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兒童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熱愛兒童。”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傾注更加細膩的愛。
契機終于來了。那天,全校舉行了晨會,從開始集隊我就一直特別關注他,我看到他站得很直,馬上表揚了他,并謝謝他送給老師一個最好的禮物——“高興”,結果整個晨會他表現得出奇地好。
這一整天,小鄒的表現都不錯,放學后,我問他:“小鄒,想不想繼續當一個乖孩子?”他卻說:“我不想了,還是不乖好一些?!蔽覇枺骸盀槭裁??”他說:“因為做乖孩子好熱,還是不做乖孩子涼快些?!闭媸峭詿o忌!
就像小鄒同學自己所說的那樣,一直做個乖孩子確實很熱(很緊張),但是他慢慢找到了做好學生的感覺,我應該有耐心,應該給他信心和時間。
一連幾天,我特別關注他,他不僅能靜心聽課了,連中午的“天天練”他也認認真真地完成了。那幾天,天氣比較干燥,我發現他的嘴唇開裂了,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些血絲,于是買了一支潤唇膏當做“計算進步星”的獎品獎給他。也許是他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樣的獎品,也許這支潤唇膏是他當時特別想要的東西(因為那幾天,有好多孩子都帶著潤唇膏來學校,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所以沒人幫他買),當時,我看到他特別高興。
從那天后,他每天都帶著唇膏,課間一有時間就在嘴唇上涂抹著。有了唇膏的滋潤,幾天后,嘴唇的裂痕消失了。也許因為嘴唇好了,心情也好了,從那以后,小鄒同學上數學課越來越認真,每天的“計算天天練”都自覺、認真地完成。后來,在全校的計算比賽中,他獲得了三等獎。
小鄒同學的轉變讓我欣喜,也讓我更堅信愛的力量。教育中的愛是什么?托爾斯泰認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
因此,我們不僅要熱愛教育事業,更要愛護我們的學生。師愛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春風化雨,澆灌每個學子,架起師生關系的橋梁。師愛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情感品質,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給學生一支“唇膏”,因為它滋潤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嘴唇,也不要忘了給學生一顆糖、一塊橡皮、一枝鉛筆……一個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都有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