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志愿者培訓對于開展大學生教育意義重大,特別是與禁毒防艾結合起來進行。我們在明確志愿組織工作目標與方式,評估培訓需求;建立志愿者的志愿工作檔案,了解接受培訓的志愿者現狀;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幫助志愿者獲得服務對象的相關信息;制訂培訓計劃;明確培訓目的;確定培訓目標;培訓規模與方式;培訓內容;培訓師資;培訓評估等方面進行探索,并進行一些初步思考。
【關鍵詞】禁毒防艾 大學生志愿者 培訓模式 思考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008-02
現代社會,人們充分認識到志愿者在社會構建中的重要作用。大學生是社會的高知群體,有特定的優勢和劣勢,要充分發揮大學生反哺社會的效用,最好的方式是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探索志愿者培訓的模式,有效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的長效和實效發展。
一 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模式探析的背景和意義
大學生志愿者服務作為中國高校的一種新型的社會服務方式,目前已引起高校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思考。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有利于大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提高社會實踐能力。高校青年志愿服務的主體是大學生,志愿活動的成效主要依托活動主體的態度、能力和行為,因此,對作為志愿服務活動主體的大學生志愿者的培訓是志愿服務活動質量保障的關鍵,是建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全面推進和提升志愿服務行動的重要途徑。
二 禁毒防艾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模式探析的內容
1.禁毒防艾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概述
成為志愿者的大學生,僅僅表明其具有成為大學生志愿者的基本素質,而要能夠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大學生志愿者,完成志愿服務任務,還需要接受志愿組織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志愿精神理念、志愿服務的工作目標與方式、心理素質和作為禁毒防艾大學生志愿者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等。對志愿組織而言,進行志愿者培訓,既是保障志愿服務質量的一項有力措施,也是志愿組織建設與管理的必要環節。
2.培訓設計
志愿組織需要通過培訓志愿者以完善組織的自身建設,同時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大學生志愿者在正式上崗前了解志愿服務目標、內容、方式,并幫助他們武裝自己,具備禁毒防艾的相關知識和工作技能。實現有效的培訓,則需要組織者對培訓內容和方式等進行精心設計。設計程序至少包括培訓需求評估和具體創建培訓方案兩個部分。
第一,培訓需求評估。
一是明確志愿組織工作目標與方式,評估培訓需求。志愿組織的工作通常都有具體的工作目標、任務時限、服務內容和方式等,這些志愿服務工作需要由團隊合作形式完成,而如果個人不能認同或不了解組織的目標、價值,則團隊合力不足,將影響志愿服務工作質量,目標不能實現,組織的任務難以成功完成。因此,志愿組織需要通過培訓滿足組織的需求,即:要求團隊每個成員都應具有能理解組織或團隊的價值取向,擁有團隊合作品質。據此確定對志愿者的培訓不僅包括志愿者需要具備的相關知識,如毒品知識、預防艾滋病知識和傳授知識的方法;志愿服務的多項技能,如工作時間管理技能、語言文字表達技能、記錄整理分析材料和檔案管理技能、設備運用與網絡辦公技能、適應環境技能等,還需要志愿者擁有很強的志愿者團隊精神、交流與溝通及合作的能力。
二是建立志愿者的志愿工作檔案,了解接受培訓的志愿者現狀。造冊登記大學生志愿者姓名、自身專業和特長、既往參加志愿工作的時間及其項目與業績,是否參加過培訓,作為禁毒防艾大學生志愿者,當前自己需要培訓的內容和喜歡的培訓方式等。志愿組織或團隊根據以上資料分析評估進行志愿者培訓的方向、內容和方式。
三是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幫助志愿者獲得服務對象的相關信息。隨著志愿服務工作的逐步深入,大學生志愿者的服務對象可能由最初校園里的同學逐漸擴大到周邊社區居民,志愿者將面臨不同類型的服務對象,如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性格和興趣、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志愿者們的工作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志愿組織需要對每次任務的對象做一定的了解,然后,通過培訓幫助志愿者獲得服務對象的相關信息,促使志愿者能及時調整服務計劃,順利完成服務工作,實現組織的工作目標。
第二,創建培訓方案。
一是制訂培訓計劃。合理的工作計劃對順利有效開展工作具有一定保障作用,工作計劃的制訂是一項系統工作,有其固有的編制程序,培訓計劃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決定了培訓工作能否順利開展以及對培訓質量的影響。
二是明確培訓目的。志愿組織履行對志愿者進行崗前培訓職責;讓志愿者清楚組織機構與服務的目標、方式、期望和激勵機制;保障志愿者的綜合素質及其志愿服務的質量;志愿者提供認同志愿精神、堅定志愿行動的機會。
三是確定培訓目標。培訓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將最終體現培訓的效果。組織者需要考慮通過培訓,受訓者必須要達到什么樣的工作態度及應該具備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目標。如具備主動、熱情向公眾宣傳禁毒防艾的工作態度,能夠說出毒品的種類及其危害,列舉艾滋病的感染途徑并列出預防艾滋病的方法等。
四是培訓規模與方式。培訓規模與培訓對象、培訓內容相關,同時又影響培訓方式的設定。禁毒防艾培訓班,通常采用參與性培訓方式,一般而言,較為專業的培訓或參訓人數在50人以下,培訓方式可選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小講座等形式,而人數較多,尤其是百人以上的培訓,一般選用大講座、部分人員體驗及另一部分人員觀摩等形式。組織者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尊重培訓教師的培訓方式的基礎上進行設計。
五是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是培訓工作的核心部分,內容的確定一般根據服務目標、服務對象等方面確定。大學生禁毒防艾志愿者培訓,由于服務對象以青少年為主,培訓內容的設計,一般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1)志愿者及志愿服務工作的相關理論,包括:志愿者精神與志愿者責任、志愿組織建設與志愿者工作激勵機制、團隊工作的意義及其目標等;(2)禁毒防艾相關知識與技能,包括:禁毒防艾志愿者工作目標與任務、對公眾進行禁毒防艾宣傳的方式和技巧、毒品的流行態勢、毒品的種類與危害、禁毒的意義及措施、艾滋病的表現與對人類的威脅、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方法等;(3)團隊合作方式及青少年生活技能,如組織與協作的能力;人際溝通技巧;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做決定的能力;處理情緒問題和緩解壓力等技能。
六是培訓師資。根據培訓內容確定培訓教師。如果是理論性較強或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內容,如毒品知識、艾滋病知識或志愿者精神及志愿組織建設等內容,一般請專兼職教師或相關領域專家擔任培訓教師;如果是以個人自我發展訓練、經驗分享為培訓內容,則可以請有工作經驗的組織管理者或志愿者擔任培訓教師。
七是培訓評估。培訓是否達到了目的,受訓者是否完成預定的培訓目標,培訓組織者需要對每次培訓效果做出評估,這是培訓過程必需的環節。培訓效果評估是志愿組織進行反思,不斷改進或提高成員的服務素質和志愿服務質量,以求完善組織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訓計劃既包含了培訓能否順利實施的預測和培訓各個細節應采取的措施,同時也必須包含對培訓效果評估的實施方法設計,如評估的時間、評估的方式、評估的內容、評估的對象與評估的實施者等。
三 研究后的思考
大學生禁毒防艾志愿者培訓模式(試行)已經應用于全球基金項目——在高校宣傳教育志愿者培訓,經過驗證,反思總結如下:(1)大學生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所以培訓的時候應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以參與式培訓為主要的培訓方式。(2)因為培訓時間相對緊張,在培訓內容上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可采用必修和選修的形式確定培訓內容。(3)培訓評估是整個培訓環節的重點,既是學生對培訓的總復習,又是一個真實的培訓反饋,有助于培訓方調整培訓策略,為下次培訓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開文、馬納.大學生禁毒防艾宣傳教育志愿者培訓教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2]沈杰.志愿者行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吳魯平、牛茜.志愿者的收獲與快樂功效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8(02)
[4]曾豪杰、陸金菊.試論禁毒防艾文化建設[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08(04)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