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闡述了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的重要性,然后就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理論機理和現實需求展開分析,提出了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總體目標與實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關鍵詞】校企聯合培養 酒店管理人才 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066-02
一 充分認識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重要性
高職酒店管理教育是以培養應用型實用性酒店管理人才為目標,很大程度上需要培養學生從事酒店管理工作的實踐能力。一些高職院校自開辦酒店管理專業以來,雖然也開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并建立了一批校外研究基地,但真正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和聯合培養的院校少之又少。在實踐過程中,學生一般通過觀摩或者短時期內的實踐經驗積累,雖然也能達到一定的上崗水平,但在實際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考核方式及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差距,這就不得不思考如何真正發揮校企聯合培養的作用,如何構建有效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思考究竟怎樣讓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當中的學生、企業、學校和教師四方緊密融合在一起,突破傳統的校企簡單合作模式的障礙,推進校企聯合培養學生的深度合作。因此,深入研究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成為重要的解決措施。學校與酒店的合作培養模式,學生在酒店接受技能培訓內容、敬業精神教育,教師在酒店掛職的產教合一模式,必將推動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工作躍上一個新臺階。
二 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理論機理和現實需求分析
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特點和意義在于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了酒店的設備設施和人力資源,一方面,學生可以將在學校學得的理論知識及時在酒店進行頂崗實習而消化理論知識,還可以在酒店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帶領下,鞏固理論知識,鍛煉實踐能力,為直接融入就業崗位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學生親自參與酒店的服務經營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酒店管理的職業氛圍,加深了學生對酒店管理專業的整體認識,從而強化了學生的職業意識和技能培養,對于學生今后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最直接的實踐方向,也可培養學生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興趣。
當然,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進行校企深度合作還源于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需要,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不僅使學生培養計劃環節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而且在整體上創新了高職教育的管理方式。校企聯合培養貫穿學生考評的全過程,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到學生的工作管理和期末的考核評價等都通過校企聯合制定的標準來進行考核,讓學生不僅能夠體會到校企聯合培養過程實際上就是今后到酒店從事相關工作應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素質標準,如何做好本職工作,通過這樣的培訓能夠真正實現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能夠讓學生不僅學到課堂上的知識,而且能夠學到實踐中的知識。這種校企耦合效應,既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產物和內容,又是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科學地進行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
這一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師輪流駐店帶隊實習,帶隊實訓的教師既要承擔管理的職責和教學的職責,還需全過程配合企業進行校企深度合作,深入酒店,參與管理,推動校企合作能夠實現最佳的效果。同時教師在酒店帶隊實訓的過程也為更新專業教學內容,提煉并開展課題研究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在現實中發現問題,提煉問題,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爭取研究成果,并將成果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提高了理論的深度和實踐的指導性,拓展了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通過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辦學過程,對學生、教師、企業、學校四方都有利。對于企業來說,學生頂崗實訓可以為酒店提供管理的活力,學生掌握了職業技能,形成了團隊精神,將這些融入到酒店經營管理中,不僅能為酒店崗位提供很好的支持,還能推動酒店管理形成一種全新的氛圍;教師得到了酒店管理的鍛煉,改善了知識結構,提升了雙師素質;學校拓寬了辦學途徑,發揮了高校對社會的文化輻射功能,并為自身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酒店在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形象的同時,也實現了人力資源上高素質、低成本的競爭優勢。這種校企師生互惠共贏的格局,預示了高職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 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總體目標與實施方案
1.總體目標
探索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總體目標是:創新教育模式,建立“能力建設+知識探究+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酒店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以酒店定崗實習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雙導師”制和定崗資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2.實施方案
該項目具體分三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籌劃啟動階段(第一年):在學校啟動酒店管理人才的培養計劃;在校企聯盟的基礎上與酒店簽訂人才培養協議,探索校企聯合進行酒店管理人才培養運行機制;制訂培養方案,啟動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探索。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第二年):參與計劃的大二學生;建立“能力建設+知識探究+人格養成”三位一體的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以酒店定崗實訓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雙導師”制和定崗資助制,初步接受一些校企聯合培養的理念和成果。第三階段,深化總結階段(第三年):參加計劃的大三學生,完成以酒店定崗實訓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項目,總結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新模式的問題和出路。
四 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措施
1.創建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的新模式
與酒店共建“酒店管理人才教育中心”,建構酒店管理人才教育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機制;通過與酒店聯合制訂學生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共同負責學生的培養;確保學生有一個階段在企業實習,學生的實習報告和學年論文課題應緊密結合酒店實際。
2.建立面向“三位一體”目標體系的課程體系
實施與通識教育相結合的寬口徑專業教育:通過跨學科課程的設計和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實踐合作能力;通過實踐能力培育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開設綜合性課程、講座等培養學生關心和領悟酒店行業發展重大問題的意識及培養學生的行業責任感。
3.建立面向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建立校級訓練平臺與酒店實訓基地,搭建面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綜合性、開放性、實踐型的課程設計改革,加強系統化實踐訓練;改革畢業設計模式,強調面向行業實際,提高學生工作能力;結合酒店服務環節,培養學生關注酒店發展,捕捉酒店行業需求,善于發現、凝練、解決酒店服務過程中的問題的能力。
4.面向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探討將教師的教學與酒店從業實踐融合于教育教學之中的有效途徑;發揮教育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采用與實際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方式,在案例引用、實踐與科學研究相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
5.建立質量評價體系與考核方法
建立面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培養的質量評價體系與考核方法,包括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實踐教學效果評價、培養過程控制標準、畢業生質量評價等。
五 校企聯合培養酒店管理人才新模式的保障策略
1.完善教師考核制度
改革教師考評制度,注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2.改革教師聘任制度
就教師聘任、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等事宜采取相關措施,提高參與酒店人才聯合培養計劃教師的待遇,鼓勵在職教師到酒店親歷實踐或進修,了解酒店需求,參與課程改革。
3.建立酒店兼職教師聘任制度
建立酒店兼職教師的聘任制度,聘請資深酒店行業從業人員擔任學校兼職教師,加強學生酒店管理實戰能力的培養。
4.健全制度保障
學校應成立校企聯合培養領導小組,總體協調該計劃實施中的重大事宜;學校要在經費投入上予以支持;加大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新模式的建設力度,建設面向學生能力培養的實踐平臺。
總之,學校通過與酒店深度合作,不僅使學生學到真正適用的技能,節省了設備、場地,也改善了實訓環境,同時對于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實現校企“雙贏”提供了支撐。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動機制,真正驅動成功的校企合作。如完善協調、調整產學結合開展的機制,探索校外兼職隊伍的管理機制,建立監控、保證產學結合開展的機制,建立檢驗與評估產學結合開展情況的機制。
參考文獻
[1]戴明來、楊麗娜.國外高職專業設置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7(3)
[2]翟轟.校廠一體產教結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3)
[3]白翠蘭.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開發[J].遼寧高職學報,2007(11):71~7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