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游戲活動是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化、交際化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這種游戲活動能使枯燥、機械的英語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發展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創新精神;有利于增長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游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093-02
在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提倡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新的英語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如何來實施這些理念呢?我們從教學實踐中認識到,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教學游戲活動,不失為一條有效的途徑。
小學英語教學游戲活動是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化、交際化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這種游戲活動能使枯燥、機械的英語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發展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創新精神;有利于增長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教學游戲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把游戲引入課堂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使用語言,學會與人合作。
一 游戲的設計要有趣味性和競爭性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首先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育心理學表明,當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時,就可使學生在學習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記憶、思維和想象,從而獲得較多的、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并表現出喜悅和求知欲。課堂上引進英語教學游戲的首要目的借助游戲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語言知識和掌握語言技能的各項訓練中去。同時,考慮到小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安排的教學游戲要新穎,富有競爭性,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知識的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形成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氣氛。例如,“鸚鵡學舌”傳話游戲比賽,就要看哪個小組傳得又快又正確。還有如聽辨游戲、聽述描圖游戲以及想一想、猜一猜、比一比等游戲,都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十分有利。
二 游戲的規則要有激勵性和可控制性
組織開展英語教學游戲活動是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因此,為了能使游戲活動收到實效,游戲規則要有激勵性和可控制性。尤其是在“猜一猜”的游戲中,更要有激勵性的規定。例如,讓學生猜:What’s his job? 可以預先告訴學生所猜的職業范圍是在teacher,doctor,driver,engineer之內,要求學生問得快、猜得快,可以在15秒鐘內連續快速猜三次。如果第一次猜中得30分,第二次猜中得20分,第三次猜中得10分。這種規則有以下好處:(1)有了猜的范圍,還能猜三次,這樣學生猜對的可能性大;(2)有了時間規定,就會加快游戲活動的節奏,使語言的實踐活動頻率得到提高。因為組織這類游戲活動的目的不是讓學生猜不中,而是要讓他們在猜一猜的學習活動中積極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培養聽、說技巧,同時在活動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當然,為了使游戲活動做到放得開、收得攏,在游戲活動的規則方面還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性的措施,這樣有利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游戲活動。例如:Touch your head游戲,可以請一個(或一個小組的)學生來到講臺前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在他(或他們)的背后演示,如教師做摸摸頭的動作,其余的學生就可以根據教師的動作眾口一詞地發出指令:Touch your head。站在講臺前的學生就要按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這種游戲開始的時候可以慢一些,學生做出的反應就可以比較準確,隨著節奏加快,有些學生會做出令人發笑的動作。這樣,學生們在游戲中既活用了所學的語言,又得到了極大的快樂。
三 游戲的內容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游戲活動并不是僅僅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愉悅身心,其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和形成一定的語言技能,最終形成初步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教學游戲,使游戲活動為語言知識的學習、掌握、運用服務。例如,小學起步階段,學習了What’s this? It’s a…. Is this a…? Yes,it is. / No,it isn’t. Are these ? Yes,they are. / No,they aren’t. 以及What colour is it? It’s…. 等語言知識后,我們可以設計讓學生問一問、猜一猜的游戲或通過瞬時閃動圖片讓學生搶答的游戲,來進一步鞏固運用以上的知識。這些游戲的開展,對語言知識的學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同時使所學的語言能得到真實的應用。
我們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語言情景的科學性和語言運用的準確性。例如,教了What’s your/his/her job? 或Is he/she a teacher? 等語言知識后,有些教師讓幾個學生分別打扮成老師、學生、醫生、護士、工人、農民的模樣,開展問一問、比一比的游戲活動。其實這種明知故問式的游戲情景本身是違背常理的,因為讓人一看就能看出是工人、農民等職業,也就沒有必要再用What’s your/his/ her job?或Is he a teacher? 來詢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開展這種明知故問式的、毫無語用價值的教學游戲。
四 游戲的安排要注意適時性和漸進性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他們感受性、模仿性強,情緒活潑、愉快、明朗,但自我控制能力弱,心理承受力差。因此,英語教學游戲活動的安排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語言技能訓練的需要,這樣不僅能使英語教學游戲有效地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服務,同時又能消除學生在語言學習和訓練過程中產生的身心疲倦,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另外,如果在一節課上,圍繞某一語言知識的學習與語言技能的訓練開展多個教學游戲的話,還要注意游戲要求的漸進性,即體現由易到難的學習順序。例如:一節課上學習了八個水果類的單詞,從聽、說、讀、寫幾方面進行扎實有序的訓練,可以先讓學生看含有八種水果單詞的圖片,做Look,listen and point的游戲,然后再做Look,listen and number的游戲,即按教師報出的順序號給圖片編號。接著做Look,listen and say的游戲,即讓學生看圖片,聽老師所說的編號,由學生說出相關圖片的單詞。最后可以做Look,listen and write的游戲,即讓學生看圖片,聽教師說其中一個水果的英語名稱,學生寫出該單詞的編號后,再寫出英語單詞。這樣,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就可以在要求逐步提高的游戲活動中得到較扎實有序的訓練,學習自信心也會逐步得到增強。
五 游戲的過程要凸顯參與性和合作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面向全體學生,要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英語教學游戲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能體現學生全員的參與性和合作性。因此,游戲的設計要盡可能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要創設各種需要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促使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進而培養合作精神。例如,做What’s Miss Li doing?的游戲,可以請一組學生站到講臺上,面向其余三組的學生,教師站在這一組學生后面,出示一幅幅畫有動作的圖片,下面三組學生可以看教師手中的圖片(或教師演示的動作)齊聲問What’s Miss Li doing? 站在講臺前猜的小組中的每個成員依次快速地猜,他們的成績以各組在規定時間內猜對的圖片數或動作數計分。這樣,不僅能較好地體現游戲的全員參與性與合作性,學生也能在活動中體驗到集體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培養合作精神。
六 游戲的評價要具有多元性和創新性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建立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游戲活動是課堂教學過程的一部分,在游戲活動結束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作出評價。這種過程評價主要應包括: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的積極程度;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體驗與收獲。
我們對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評價,應具有多元性和創新性,這樣才能真正收到英語教學游戲活動的功效。評價的多元性是指不僅要評價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對某一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掌握情況,而且還要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態度、合作精神、智力活動的狀態(指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以及他們創造性的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另外,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評價也要體現多元性,例如,有的學生聽的技能較好,有的學生說的能力較強,還有些學生在讀或寫的方面較出眾,因此,評價的標準不能是唯一的,而要根據各類學生原有的學習水平作出具有發展性的評價,以促進各類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同時,要善于察覺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亮點,給予肯定性、點撥性的評價,對某些游戲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應給予鼓勵和提倡,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使評價具有創新性。
參考文獻
[1]陳琳.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