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以其便捷、大容量、交互性強等新時代特點,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發展都起著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然而,互聯網絕對不僅僅是一個純潔的虛擬世界,隨著網絡日益為青少年所熟知和使用,各種各樣的網絡道德問題也浮出水面,本文對當前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旨在對加強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生 網絡 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155-01
2012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突破5億。互聯網普及率較2010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網絡的快速發展,各個年齡階層都或多或少的被網絡影響著,特別是我們的青少年,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顯示,我國共有青少年網民1.67億人,占網民總體的55.9%,其中未成年網民占55.6%。青少年在網吧上網的比例為57.5%,其中,有48.4%的中學生在網吧上網。在青少年網民中,有9.72%的人有網癮,即1600多萬青少年有網癮;大約87%的網癮青少年是對網絡游戲成癮。農村青少年網民在網吧上網比例達65.4%,農村未成年網民在網吧上網比例高達61.6%。而大中城市中80%的小學生9歲開始接觸網絡。這一系列數據,既包含了對互聯網普及程度提高的喜悅,也有對青少年能否健康上網的擔憂。
目前,中學生上網的目的是:“看動漫、看電影、下載音樂、玩網絡游戲”等娛樂追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顯示:九成孩子玩過網絡游戲,有“超過四成”的學生表示“學習”是上網的目的之一。上網時間過長將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行為習慣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從青少年上網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娛樂和消遣,這從另一角度反映了上網可能對學業造成消極影響,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育期,辨別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均比較弱,非常需要及時的、正面的引導。網絡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網絡德育成為我們的新課題。
一 造成青少年上網現狀的原因
1.網絡德育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
網絡具有便捷、大容量、交互性,使道德教育內容變得豐富,而當前的網絡道德教育在內容上偏離了網絡生活。在宣傳和教育上,當前的網絡道德教育,活生生的將道德教育從網絡世界中分離出來,將其變成了僵死的公約,將網絡道德內容變成了抽象物,沒有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這樣會使青少年無法找到與其成長一致的契合點,無法將道德轉化為自己的信念,轉化為自己的行為,致使絕大多數青少年學生明知網絡文明公約,卻在網絡上進行各種各樣的不道德行為。
2.教育方法單一落后
互聯網具有大容量、交互性的特點,為德育教育開創了有利條件。不少學校建立了積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網站,作為網絡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是為了將德育工作拉到青少年身邊,努力構建一個新課堂、新空間。但已創辦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整體數量少,達不到強有力的影響力,并且從事網絡行為管理的人員少。這些問題極大地影響著德育工作的開展。
3.網絡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由于互聯網具有便捷、大容量、靈活性等特點,網絡道德表現的獨特性,網絡道德僅僅通過中學生自律是不夠的,中學生本身的年齡特點決定了自律性較差。要加強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就必須加強網絡的監控的措施和監督的機制。但是目前還沒有制訂一項專門針對中學生而建立網絡道德監督機制和監控措施,特別是對中學生的上網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網絡的特點使網絡道德的社會輿論的監督能力大大降低,對于各種網絡道德失范行為,通常找不到輿論的對象,社會輿論顯得蒼白無力。
二 應對策略
1.積極鼓勵學生建立德育網站
利用學生愛上網的特點,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德育網站,充分調動學生對網絡的積極性,在建立德育網站過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要堅持科學健康原則,讓學生成為德育網絡的技術主力軍,調動學生上網參與網絡德育研究的積極性。
2.開展豐富的網絡德育活動
加強網絡德育的建設,充分利用網絡的靈活性,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德育網站設計比賽,參與網絡德育評比等活動。使德育網絡多樣化、有創新、有特色,對網絡活動要積極調動學生,平等交流,坦率真誠。從多方面確保網絡的先進性,增強網絡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3.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和網絡監控
目前針對網絡違法犯罪的處罰條款,我國還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中。我國刑法對計算機犯罪規定了嚴厲的刑罰。我國的《著作權法》和國務院《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也有一些知識產權的保護條款。我們要向學生灌輸法律思想,讓其充分意識到計算機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從而敲響警鐘。各級管理部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監測機構,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有效監督。
網絡是先進生產力的標志,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讓網絡德育在網上進行,開展多樣化教育,利用網絡優勢,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網絡環境,讓中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遵守規范的倫理準則,并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形成良好的網絡習慣。使中學生在有效的網絡德育下健康成長,自我完善。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