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不僅是學科教師,而且還是一個集體的舵手,所以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怎樣讓一艘船平穩航行?靠生拉硬拽是行不通的,在工作中花點“巧”心思,才能游刃有余。
做班主任工作不論是從班級起初帶,還是特殊情況下的半路接手,樹立自己的風格并及時取得學生信任尤為重要。有一句話叫做“丑話說在前頭”,其實就是立規矩,剛開始就要明確“什么不能做,是不容商量的”,如:夜不歸宿、抽煙、打架等,讓一些學生趁早打消這些念頭,最好配以嚴肅的表情。明確自己的價值觀,讓學生對自己有所了解,最好展現一下幽默,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感。具體來看看我的“巧”心思吧!
一 開好主題班會,引導正確學習、生活和娛樂
要求:每周一節班會是班主任的必備課。利用班會時間完成“高中生活問題解惑”,讓學生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有一個統籌。主題明確,由有趣的事情引入,插入身邊的人和事,有提問和交流時間。切忌啰唆,同樣說明一個道理,會說的叫談心,不斷重復叫嘮叨。
1.學習
首先明確學習目標。你是考大學的,還是學特長的,還是碌碌畢業的?開始的心態會決定你的努力程度和對時間的分配,學會與家長和老師溝通很重要,尤其是自己不知所措時。做法:讓每個學生寫一份個人想法和計劃。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數。
2.生活
要有感恩的心。做法:放事先準備好的錄像(曾在全國引起轟動)。會后要做的事情:杜絕辦生日宴,生日當天要給父母問候或送上特殊的禮物。同學間互相祝福,禮物不可超過一定錢數。告訴學生:“自信陽光好少年,何必炫耀生日飯。”班主任可在學生生日當天送上一封信或特殊的小禮物,這是與學生拉近距離的好時機。
做誠信的人。為什么有些人困難時,好多人伸出援手,而有些人則遭遇尷尬。對于大學生畢業后不按時還助學貸款,你有什么看法?你做過失信的事嗎?班主任講實例,學生討論,讓學生感知誠信的重要。
友善團隊合作精神。曾有一個偏激的說法:中國人,一個人是條龍,十個人一起是條蟲。這個偏激說法想要說明什么道理?答案:缺少團隊合作精神。而做工作能離開彼此的幫助嗎?集體的力量為什么強大?讓學生討論。班級建設:班內以組為單位競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挑戰賽。讓學生學會團隊合作。
學會判斷,學會拒絕。如果有人想讓你一起實施犯罪行為,你該怎么辦?在車站如果有人想要你幫忙拿東西,你該怎么辦?你認為周圍存在哪些被大家忽視的安全隱患?如果異性向你示好,你該怎么做?班主任提前準備好話題,讓學生回答,從而理解、判斷是非和安全意識的重要性,而且需明白拒絕也是需要技巧的。
學會獨立,學會理財。衣服自己洗嗎?生活費會透支嗎?學生間交流妙招,老師提出好的建議。
3.娛樂
玩就痛快地玩,學就安心地學,秉著勞逸結合健康積極的心態。教師和學生一起創新活動內容,展現師生魅力,促進關系和諧。對待“節日病”,應讓學生釋放情緒,其實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4.男生女生有不同
男女生分開開班會,提前收集各自想要提問的問題。確立主體“如何做健康優雅女生”“如何做陽光義氣男孩”。告訴學生如何禮貌處理異性關系、如何處理棘手問題等。疏導學生心靈困惑,幫助他們更輕松的學習生活。
二 巧設班級布置,體現人文關懷
除了班級都有的常規布置,加一個“信息情報站”,內容:每個月中曾發生過的重要歷史事件、重要節日、近日要進行的考試或競賽通知,讓學生豐富生活和提前計劃。板報一角加一個“愛心提示”,內容:天氣情況。在班級后墻上繪制一個個性坐標圖,橫坐標為月(1~12),縱坐標為日(1~31),把全班學生生日以點的形式畫出,以虛線相連,讓學生感覺有趣并能彼此關心。
三 班干部的培養
即使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地選班委,也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能由于班干部一些事情沒做好,就批評他。本身班干部要犧牲一些時間,就有委屈,如果班主任不幫助挽回,還落井下石的話,會讓學生對班主任的為人產生懷疑,誰還敢做工作。不做事情的人永遠不會犯錯,這誰都懂。穩定的班集體,班干部一般不換,若非換不可,也要講究策略和時機。不要讓新舊班干部間產生矛盾,影響工作。放手讓學生去做,班干部有了困難和監督才會越來越盡職盡責。遇到困難,與學生站在一起,并肩作戰,班主任在學生需要時出些妙招,一起收獲喜悅,更能贏得學生的喜歡和信賴。
四 “六不”助班主任提高個人魅力
一“不”在公共場所批評學生,保護學生自尊心。尤其是叫到集體辦公室,當著那么多老師的面。
二“不”得理不饒人,寬容大度。對于犯錯學生的道歉,大度接受。不能說“你這會知道錯了,早干嘛了,你不是有理嗎?你不是在班里牛氣頂撞老師嗎?”我見過此類場景,最后學生轉學,老師遺憾。
三“不”在班會上搞個人批斗會。就事論事,說明道理,給學生醒悟的機會。如:有學生借錢不還,不能說“欠賬不還,怎么那么賴皮”等。可以說一個小事:一個老板遭遇危機屢屢不能貸到款,查找原因竟然是因為曾拖欠幾十元水電費,導致銀行信用記錄不良,可見誠信的重要。越是年輕,越是小事,恰是你積累誠信度的時機,誠信的人遇到困難時,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幫助而峰回路轉。
四“不”以成績論等級。有些學生就是成績提不上去,也許美術好,或許口才棒,又或許理財強,看到他們的優點,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公平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
五“不”隨便叫家長到校。動不動就叫家長,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也會讓學生覺得老師就這一絕招。家長一到校看似問題解決了其實心理矛盾激化了,下次也就不管用了。與家長溝通是必要的,要看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和學生本人的脾氣秉性,抓其軟肋來確定策略。有些孩子孝順懂事,有些孩子正直義氣,有孩子“吃軟不吃硬”,有些學生則“吃硬不吃軟”。
六“不”泄露學生個人隱私。誰是單親家庭,誰有某方面殘疾等。對于學生的信任,班主任應給予安全感,保守兩個人間的小秘密。尤其對走的較近的班干部,也不能全信。
五 “五改”讓學生樂于接受
“我最討厭……的學生了”改為“大家都喜歡……樣的學生”。記得有學者說:在孩子小時候,如果說“不要在這干嘛”,反而會激發孩子想在這做的欲望,最好說“要在某地方干嘛”會起正面引導。
“就不能長點心,講過多少遍了,都就飯吃了”改成“你們也不能太謙虛吧,把學的還要還回來呀!下次老師給的時候要接受啊”。換一種幽默的方式,學生會輕輕一笑,感到不好意思而自行改正。
“你看看某某人家,你怎么就那么差勁呢?”改成“某某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學生不喜歡被比較,尤其是同班同學。如果老師那樣嚴苛的說了,不但達不到激勵的目的,反而會激發學生間的矛盾,破壞同學間的團結。
“某某你給我出來”改成“老師在教室門口等你”。對于搗蛋的學生,有時自尊心強的,就是坐那不動,班主任接下來的工作就會陷入被動。客氣說話,他們反而會心里沒底,你越是鎮定,他越是緊張。
“別說了,閉上你們的嘴”改成“大家快看那是什么”,學生瞬間安靜,“是黑板呀”,彼此都樂了。對于學生扯遠話題,要出其不意地給剎車,他們笑過后,自然明白老師的用意。
在學校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帶著恒心、愛心去工作,用細心、耐心解決問題,更要花點“巧”心思去備好課,這樣在遇到問題時才會快速占領先機,得心應手的去解決。讓我們互相學習、互勉互勵,帶著學生愉快前行!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