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繼發于四肢骨折的周圍血管損傷的早期診治療效。方法:回顧我院2005年-2012年3月期間收治的35例四肢骨折并發周圍血管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在受傷5小時內就診。結果:進行早期有效的診治后,本組35例患者無一例死亡,臨床療效較佳。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抗感染,術后半年至五年內隨訪。患肢功能評定采用Johner-Wruhs評分法:優7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優良率為85.71%。結論:四肢骨折脫位合并血管損傷是外科常見的急診損傷,早期正確診斷及治療意義重大。
關鍵詞:四肢骨折 周圍血管損傷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037-01
周圍血管損傷是四肢骨折的常見并發癥,患者多因外傷所致多系統組織損傷,病情復雜。如早期診斷發生誤診、漏診,處置不當,發生肢體壞疽,須截肢,致殘率高[1]。對于此類病人的及早、正確診治,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復情況。隨著顯微外科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使用,對此類患者的創傷治療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為患者的功能恢復提供了有利幫助。我院近年來治療此類損傷35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為我院2005年-2012年3月期間收治的35例四肢骨折并發周圍血管損傷患者,均為外傷導致。男26例,女19例;年齡15~60歲,平均35.3±2.4歲。臨床表現包括:閉合性損傷主要表現為局部出血、肢體腫脹、遠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開放性傷口表現為活動性出血,遠端脈搏消失或減弱、肢端發涼、活動性感覺運動功能障礙等。損傷部位及損傷情況:下肢骨骨折伴周圍血管損傷者17例,包括股骨骨折伴股動脈和(或)股靜脈損傷9例;脛腓骨骨折伴腘動脈和(或)腘靜脈損傷8例;其中脛前動脈損傷2例,脛后動脈損傷6例,脛前、后動脈均損傷者3例;上肢骨骨折伴周圍血管損傷者18例,包括肱骨近、遠端骨折伴肱動脈損傷者8例,尺、橈骨骨折伴尺動脈損傷者6例,橈動脈3例,尺橈動脈同時損傷1例。所有患者均在受傷5小時內就診。
1.2 診斷方法。對于開放性損傷,創傷嚴重至休克、合并骨折、神經肌腱等損傷、或可以確定有血管損傷時,可直接進行手術探查;對于閉合性損傷者或不排除存在血管損傷者,以彩超檢查為主,當超聲檢查不能滿足診斷需要時,進一步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
1.3 手術方法。由相關科室對合并的顱腦、胸、腹等危及生命的損傷進行相應的急診處理。在保證生命體征穩定的情況下,盡早對損傷的血管施行手術,修復受損部分。術中逐層清創;盡快探明主要血管損傷情況,切除周圍壞死、失活組織,快速固定骨折,建立穩定的骨性支架;于顯微鏡下修復血管,恢復肢體供血。根據受損血管具體情況選擇端-端吻合術、自體靜脈移植吻合術、血管修補術、自體靜脈移植修補術等不同手術方法。術后對患肢行石膏外固定,常規行抗感染等綜合治療,并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2 結果
本組35例患者中采用端-端吻合術重建血管15條,修補損傷血管5根,行自體大隱靜脈移植血管4條,自體靜脈移植修補破裂血管5條,取血管內栓塞2條。整組35例,無一例死亡,療效較佳。術后常規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對于有傷口感染者,調整用藥。術后半年至五年內隨訪。患肢功能評定采用Johner-Wruhs評分法:優7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優良率為85.71%。
3 討論
四肢骨折周圍血管損傷是外科常見的急診損傷,因為血管損傷引起失血過多,進而引發休克、肢體血供下降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同時可能合并附近的神經肌肉損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可能造成肢體功能的無法恢復,甚至導致肢體壞死、截肢等嚴重后果。因此,及早正確診斷和及早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類病人大多有明確的外傷史,且伴有活動性出血、肢體缺血等癥狀,多不難做出診斷。部分癥狀和體征不明顯,不能排除血管損傷的病例,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為明確診斷提供幫助[2]。
診斷明確后,能夠修復的盡量及早手術修復。在手術中,重建骨性支架是重建血循環的前提,也是術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基礎。術中為方便血管、神經的吻合,需要注意內、外固定支架的位置。手術過程中,出于對肢體對于缺血耐受性的考慮,我們需要抓緊時間,盡量在12h內恢復血供,使得肢體術后功能恢復得到保障。血管修復方法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而異,四肢動脈傷的修復,不論為完全斷裂與否,均以切除損傷部位后行端-端吻合效果為最好。如缺損過大,不能做端-端吻合,應用自體靜脈移植修復。重要的血管斷裂、小的縱行裂口可行單純修補術。橫斷性損傷行端-端吻合術無張力均可直接吻合[3]。可屈曲關節以克服缺損,使吻合處無張力,切忌張力下吻合,或顧忌有張力,斷端不徹底清創。吻合斷裂血管時,如有缺損或估計端-端吻合處會有張力,即應采用自體靜脈移植術。對損傷之血管寧可切除少許健康管壁,決不遺留一點挫傷內膜為原則,然后行修補、端-端吻合或血管移植橋接。
總之,對于四肢骨折脫位合并血管損傷,早期正確診斷及治療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房玉利.45例肢體骨折合并血管損傷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3):24
[2] 王海章,吳文元,魏金棟,等.四肢閉合性血管損傷的早期診治體會[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4):318-319
[3] 曾曉英,溫桂芬,鄧麗,等.康復治療對臂叢神經合并血管損傷顯微外科治療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0,21(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