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051-01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未服抗高血壓藥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即可診斷,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人口老齡化,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不斷上升。
1 飲食對原發性高血壓的影響
高血壓發病與飲食相關的危險因子由大到小依次為:食鹽量>12g/d、長期大量吸煙、長期大量飲酒、長時間肥胖和長時間油膩飲食,可見原發性高血壓與飲食密切相關。
1.1 限制鈉鹽的攝入。食鹽攝入與高血壓病顯著相關,食鹽銷售量大的地區高血壓的發病率顯著升高。除了食鹽外還應考慮鈉的來源,如醬油、味精、咸菜等都含有較高的鈉,口味偏重者更應重視。護理人員應推廣鹽勺的應用,5ml醬油相當于食鹽1g,WHO建議健康人食鹽攝入量的標準為每天不超過6g,同時,也要注意少吃加工腌制食品。
1.2 限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高血壓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高脂肪和膽固醇飲食容易致動脈粥樣硬化,故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對高血壓病防治不利。
1.3 增加副食,多補維生素。多食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據認為維生素C具有保護動脈血管內皮細胞免遭體內有害物質損害的作用。
1.4 優質蛋白的攝入。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對血壓的影響不同,其中魚類蛋白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促進鈉排出,使高血壓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降低,蛋白質中蛋氨酸可抑制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血壓,酪氨酸也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1.5 補充鈣、鉀和鎂。含鉀高的食物,如新鮮綠色蔬菜、豆類、根莖類、香蕉、杏、梅等;含鎂高的食物,如各種干豆、鮮豆、香菇、菠菜、桂圓等。高血壓患者應增加這幾類食物的攝入,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1.6 科學飲水。水的硬度與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飲用軟水地區人群的高血壓發病率高于硬水地區,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多飲用硬水,如深井水、天然礦泉水等,由于綠茶含有茶的較強抗氧化自由基,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壓可適當飲用,少飲濃茶、咖啡。
1.7 節制飲食。定時定量禁食,不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食物種類齊全,營養素比例全面,進餐定時定量是生活有規律的一個重要體現,緊張而無規律的生活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清淡飲食有利于原發性高血壓的防治,油膩食物過量,易消化不良可發生猝死。
2 戒煙酒
吸煙可使血壓升高,還是腦卒中高血壓并發癥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高血壓患者應提倡戒煙或限制吸煙,以降低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水平,建議高血壓患者完全戒煙,宜多飲酒,不提倡飲高度烈性酒。
3 規律適量的體育運動
3.1 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運動方式。高血壓患者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如慢跑、散步、太極拳等。生命在于運動,有人說:“年輕時是用健康換取金錢,而年老時則是用運動換取健康。”運動被認為是防治高血壓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適宜的運動在于以使患者的血壓在安靜時也能下降。
3.2 運動的注意事項。①要避免長時間靜止站立。②避免過度低頭用力,不要屏氣。③不要進行強度太大和快速激烈的運動。④切勿空腹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⑤要循序漸進,鍛煉前做好熱身運動,鍛煉結束要緩慢停下來。
4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表現是緊張、易怒、情緒不穩,這些又都是使血壓升高的誘因。患者可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從而維持穩定的血壓。
總之,高血壓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合理的膳食營養,適當的體育鍛煉,保持良好愉悅的精神狀態,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改善癥狀,減少并發癥發生起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