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與分析奧扎格雷鈉在急性腦梗塞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方法: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00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常規行血脂調節、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壓和活血化瘀類藥治療,實驗組在此治療基礎上加用奧扎格雷鈉。觀察和記錄兩組臨床神經功能的缺損程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6.00%,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8.00%,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應用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塞,其療效確切,可有效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奧扎格雷鈉 急性 腦梗塞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057-01
急性腦梗塞,其起病急、發展快,患者往往出現半身不遂、昏迷、失語等臨床癥狀,若早期、合理治療可挽救缺血腦組織、恢復腦功能,從而改預后,降低病死率及病殘率,提高病人生存質量,并減輕經濟負擔。本文筆者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共100例,探討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隨機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100例急性腦梗塞患者,均參照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中擬定的腦梗死診斷標準[1],所有病人均經過頭顱CT檢測證實。排除標準: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全部患者均未經抗凝、溶栓等治療。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5.3±7.2)歲。梗死處:基底節30例,枕葉13例,額葉7例,頂葉22例,多發性腦梗死28例;臨床神經系統功能缺損程度(NDS):輕(0~15分)20例,中(16~30分)50例,重(31~45分)30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梗死處、病情等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按具體病情常規進行血脂調節、抗血小板聚集、降壓、降糖和活血化瘀類藥治療。而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160mg奧扎格雷鈉(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803,40mg,100支)和0.9%生理鹽水進行靜點,一天2次,2周一療程。
1.3 評價標準。參照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DS)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其NDS降低大于等于90%,則為治愈;NDS降低46%~89%,則為顯效;NDS降低18%~45%,則為好轉;若NDS無變化或惡化,則為無效。總有效率為治愈率與顯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12例(24.00%)、29例(58.00%)、7例(14.00%)、2例(4.00%),總有效率達96.00%;而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分別為6例(12.00%)、20例(40.00%)、18例(36.00%)、6例(12.00%),總有效率為88.00%。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n,%)
3 討論
在腦梗塞急性期,患者因血管閉塞可導致支配區域中血流降低,使組織缺血而形成梗死灶,在其四周組成缺血性半暗帶,缺血半暗帶由于出現有側支循環而存在少量血液供應,但仍有一些神經元存活。如果可以及時、迅速地恢復血流供應,改善腦血液循環,而神經細胞尚能存活且恢復功能[2]。故快速恢復患者的缺血半暗帶血流供應,可有效地控制缺血病灶發展。血小板聚集為發生急性腦梗死的重要因素,血小板粘附、聚集在血管壁,經活化后分泌血栓烷A2等會引起血管收縮,形成血栓進而導致腦梗塞發病。
奧扎格雷鈉為選擇性血栓素合成酶拮抗劑,可抑制前列腺素H2生成血栓烷A2,且促進血小板衍生的前列腺素H2轉向內皮細胞。奧扎格雷鈉可減少大腦血管痙攣,使大腦血流量增加,從而改善大腦能量代謝的異常及微循環障礙,特別是急性腦血栓患者可有效地改善腦缺血的運動障礙與循環障礙[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6.00%,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88.00%,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采用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塞,可有效地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其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2] 關華.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90例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9):61-62
[3] 劉裕青.奧扎格雷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