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環丙沙星在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治療中的作用。方法:96例膽道感染患者隨機分為環丙沙星治療組(組Ⅰ)43例,采用環丙沙星0.2每日2次靜滴,療程7天或至癥狀消失3天,環丙沙星加甲硝唑治療組(組Ⅱ)53例,采用環丙沙星0.2g加甲硝唑0.5g每日2次靜滴,療程7天或至癥狀消失3天。患者酌情進行內鏡下膽總管乳頭切開取石術,鼻膽管引流膽汁行細菌培養及藥物濃度檢測,同時觀察臨床癥狀、體征、血象、肝腎生化、動態B超膽道顯像。結果: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單純抗生素治療:環丙沙星組66.0%;環丙沙星加甲硝唑組83.4%。加用內鏡治療:環丙沙星組74.5%;環丙沙星加甲硝唑組90.9%。結論:環丙沙星是臨床治療膽道感染的有效經濟藥物之一,結合抗厭氧菌藥物及內鏡治療可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膽囊炎 膽總管結石 環丙沙星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083-02
為探討環丙沙星治療膽石癥并膽道感染的療效,我們進行了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96例結石性膽道感染患者為我院2007年3月~2008年3月收治住院病人,所有病人經臨床癥狀、體征、血象、腹部彩超或腹部CT等確診。分環丙沙星治療組(組Ⅰ)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齡22~81歲,平均年齡41.8歲,其中膽囊結石32例,膽囊結石伴肝外膽管結石8例,膽總管結石4例,肝功能異常23例,胰腺炎10例;環丙沙星加甲硝唑治療組(組Ⅱ)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齡24~78歲,其中膽囊結石31例,膽囊結石伴肝外膽管結石13例,膽總管結石8例,肝功異常26例,胰腺炎8例。
1.2 治療方法。組Ⅰ采用環丙沙星(商品名:悉復歡,廣州南新制藥公司產品)0.2g每日2次靜滴,療程7天或至癥狀消失3天。組Ⅱ采用環丙沙星0.2g加甲硝唑0.5g每日2次靜滴,療程7天或癥狀消失3天。兩組同時加用解痙利膽劑及支持療法。病人酌情行內鏡下逆行性膽管造影術(ERC)加內鏡下鼻膽管引流術(ENBD)及內鏡下膽管括約肌切開術(EST)。所有病人3天后如病情無改善則根據膽汁培養細菌藥敏試驗選用其它敏感抗生素。
1.3 臨床觀察指標。所有病人觀察臨床癥狀、體征,血象,肝腎生化,動態B超膽道顯像檢查,其中55例(組Ⅰ25例;組Ⅱ30例)行ERC及ENBD引流膽汁細菌培養加藥敏試驗。
1.4 療效判斷標準。按衛生部1993年《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規定分痊愈:癥狀、體征、實驗室和病原學檢查4項均恢復正常;顯效:病情明顯好轉,4項中有一項未完全恢復正常;進步:用藥后病情有所好轉,但不夠明顯;無效:用藥72h后病情無明顯好轉或反而加重,痊愈加顯效計算臨床有效率。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組Ⅱ在癥狀(右上腹痛和/右上腹壓痛/莫菲氏征)消失時間,平均退熱時間,治療天數均優于組Ⅰ(P<0.05);兩組血象及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無明顯 差別(P>0.05)。
2.2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兩組臨床總有效率:組Ⅰ為66.0%;組Ⅱ為83.4%;兩組比較差別顯著。
注:組Ⅰ環丙沙星;組Ⅱ環丙沙星加甲硝唑; 兩組比較X2=4.77,P<0.05組Ⅰ中4例、組Ⅱ中3例治療效果欠佳病人發現有膽總管結石,其膽汁藥敏試驗顯示對悉復歡敏感,經EST后癥狀3天后消失,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環丙沙星組從66.0%提高到74.5%,環丙沙星加甲硝唑組從83.4%提高到90.9%,但經X2檢驗P>0.05,可能與樣本數多少有關。
2.3 兩組致病菌耐藥情況。組Ⅰ無效8例,病人中藥敏試驗均顯示致病菌對環丙沙星耐藥,其中6例細菌培養顯示膽汁中有厭氧菌生長,余2例無厭氧菌生長。組Ⅱ中2例無效,病人藥敏試驗顯示致病菌對環丙沙星耐藥,1例顯示致病菌對環丙沙星及甲硝唑耐藥。
3 討論
在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中,細菌感染是一重要因素,膽汁培養的菌株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并有相當部分厭氧菌。因此合理選擇抗生素是治療膽系感染的重要基礎。治療用抗生素應選用對上述病原菌敏感,抗菌力強、生物利用度高、膽汁中濃度高、半衰期長藥物,同時具備這些條件者,才能快速、高效地治愈病人。環丙沙星不僅在膽汁中有高濃度聚集,存留時間長,且對膽道感染的常見病菌及部分厭氧菌有強大的殺菌作用[3] ,且其費用適中。我們的臨床研究顯示其不失為膽道感染治療一線藥物。環丙沙星雖然對部分厭氧菌有抗菌作用,但某些厭氧菌株對其仍然有抗藥性,故臨床上常常需聯合應用對厭氧菌有效的抗生素。膽道感染合并膽道梗阻時,盡管抗生素在膽汁中濃度高,但其抗菌能力大大削弱,易造成手術后敗血癥。我們的臨床研究也發現部分對治療反應欠佳病人是由于結石阻塞膽總管所致,采用內鏡下乳頭切開取石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環丙沙星組從66.0%提高到74.5%,環丙沙星加甲硝唑組從83.4%提高到90.9%。
參考文獻
[1] 祝平,余耀生,祝進.膽汁中細菌培養及藥敏分析.肝膽胰外科雜志,1999,11(1):33
[2] 吳碧川,劉海寧.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26例分析.中國現代醫學雜志,1998,8(8):71
[3] 孫桂華,趙樹進,黃小讓.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抗膽道感染作用的實驗研究.廣東醫藥,2001,11(2):3-5
[4] 盧云,石景森,卓健生.膽囊結石患者膽汁中厭氧菌譜的檢測.西安醫科大學學報,2000,21(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