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腦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方法:回顧性分析并總結我院近年175例腦血管意外患者急救護理的臨床資料。結果:腦血管意外患者經過準確、迅速和有效的急救護理和安全轉運,快速安全轉入醫院162例,占92.6%,經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生命體征穩定。結論:快速正確的急救護理對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腦血管意外 急救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088-02
腦血管意外是腦動脈破裂或閉塞等原因引起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腦梗塞,從而造成急性腦局部血液循環和功能障礙[1]。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不斷增加,已成為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是造成死亡的病因之一。腦血管意外起病急、進展快且病死率高,及時有效的急救護理對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致殘率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總結性分析我院175例腦血管意外患者急救護理的臨床資料,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175例腦血管意外患者,男98例,女77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70.4±9.7)歲。神志清醒52例,淺度昏迷69例,中度昏迷31例,深度昏迷23例。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瞳孔不等大、流涎、半身不遂、言語不清和大小便失禁等。高血壓患者95例,冠心病患者57例,糖尿病患者23例。
2 急救護理和結果
2.1 評估病情。護理人員應對腦血管意外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配合醫生檢查病情,如測定血壓、脈搏、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征,觀察有無嘔吐、瞳孔是否等大、神志狀態和四肢活動,有無偏癱、頸項強直等神經系統癥狀。詢問清醒患者是否頭痛、眩暈及過往病史,向昏迷患者家屬詢問發病情況和患者的過往病史,了解患者是否出現腦血管意外及可能的類型。對患者進行血糖值測定和心電圖檢查,判斷患者有無糖尿病、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對呼吸心跳驟停者進行心肺復蘇,緊急時刻行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器輔助患者呼吸。
2.2 選擇體位。當進行患者的病情評估后,選擇一個合適的體位。患者應絕對制動,保持周圍環境舒適安靜,對暴躁患者給予適量無呼吸抑制的鎮靜劑,保證患者情緒穩定,避免情緒波動引起的血壓不穩,腦部耗氧量增加,加重病情。患者取平臥位,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便于嘔吐物流出,防止堵塞呼吸道。對疑似腦出血的患者抬高頭部15°~30°,利于降低顱內壓和靜脈血液回流。患者不可去枕仰天平臥[2]。
2.3 穩定血壓。腦血管意外患者常有高血壓病史,當顱內壓升高,腦組織受損,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瞳孔不等大和意識障礙,血壓進一步升高,呼吸深而快,脈搏快而弱,嚴重時出現呼吸停止。應遵循慎重、適度的原則,若患者血壓過高,應使用溫和的降壓藥,如呋塞米或利尿劑,降壓應緩慢且適宜,若降壓太快,影響腦部病灶區供血,加重腦組織缺氧和出血。若患者血壓過低或出現迅速下降的現象,應立即給予升壓藥,保證腦組織有足夠的供血,維持腦部的血流灌注[3]。
2.4 保持呼吸道通暢。腦血管意外的患者意識水平降低,咽反射消失,可能出現嘔吐物或分泌物阻塞氣道引起的呼吸困難,因此,保持呼吸道通暢是腦血管意外患者搶救成功的關鍵。將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松開上衣領口,取出假牙,仔細清理嘔吐物和分泌物。若患者有痰液積聚在喉中,應立即吸出防止堵塞氣道,呼吸困難嚴重者給予氣管插管或呼吸器輔助呼吸。觀察嘔吐物的顏色,若為黑色或深紅色,說明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或潰瘍,應立即通知醫生采取措施。
2.5 建立有效靜脈通路。迅速建立靜脈通路對保證患者及時進行急救藥物的輸入具有重要意義。通常選用靜脈留置針并固定,可以避免體位改變或患者自身原因引起針頭刺破血管,保證脫水劑等藥物準確、及時的輸入,穿刺點應避開關節以利于固定,定期更換輸液部位,防止長期同一部位引起靜脈炎,控制輸液速度,不可過快。準確記錄患者24h的出入量,觀察尿量和腎功能,監測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對確診腦出血患者可進行冰敷,降低腦部耗氧量[4]。若使用降壓藥物或抗血栓形成藥物,密切觀察患者血壓波動和是否有出血點,糖尿病患者切忌使用葡萄糖溶液,以免加重病情。護士應對患者使用的藥物名稱、劑量和濃度進行仔細核查,避免出現差錯。
2.6 密切觀察病情。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神志、瞳孔、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嘔吐等病情變化,合理安排體位。神智清楚的患者將其平臥,頭部稍微抬高,解開衣領,合理安排患者的體位,及時清除嘔吐物和鼻腔分泌物,觀察嘔吐物和大便的顏色,是否出現消化道出血或潰瘍。
2.7 安全轉運。危重患者及時進行就地治療,在生命體征平穩且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快將患者轉運至醫院進行治療。搬運動作應輕柔、迅速、平穩,妥善固定患者的四肢和頭部,避免發生意外。轉運途中做好安全監護,如心電監護、控制血壓和顱內壓、給予氧氣、保持呼吸道通暢、靜脈通路無液體外滲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保障管道的通暢,防止出現扭曲、受壓和脫出等。
2.8 護理結果。175例腦血管意外患者經過準確、迅速、有效的急救護理,安全轉入醫院的162(92.6%)例,經治療后病情逐漸好轉,生命體征穩定,4例(2.3%)病情無明顯變化,3例(1.7%)病情惡化,6例(3.4%)死亡。
3 討論
腦血管意外是臨床常見的急危重癥,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急救,患者會喪失性命。因此,正確、快速、有效的急救護理對降低致死率和致殘率具有關鍵的作用。對腦血管意外患者應進行嚴密觀察、正確的判斷和及時有效的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輸入治療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提高急救成功率,對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搶救成功率、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顯著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卜紅彥.急性腦血管病的急救護理[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3):154
[2] 衛慶云.急性腦血管病的院前急救護理[J].全科護理,2010,8(1):128-129
[3] 孫秀蘭.急性腦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及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4):191-192
[4] 楊清桂.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與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