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冠脈綜合癥(ACS)患者護理方法與體會。方法:運用護理程序對27例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結果:本組27例患者住院評估符合率100%;護理診斷符合率100%,護理措施落實率96%;健康教育覆蓋率95%,患者滿意度92.5%,臨床治愈率85.1%。結論:正確、連續(xù)使用護理程序對ACS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提高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復,更有利于創(chuàng)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關鍵詞:ACS 護理程序 整體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147-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結構的變化,“三高”人群在不斷的增多,ACS患者發(fā)病率逐年增多,文獻報道我國冠心病占心臟病的住院總數的39.1%[1]。ACS作為冠心病的一種新的診斷概念,在臨床上逐漸被廣大醫(yī)護人員所重視,它包括不穩(wěn)定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由于其發(fā)病率高、起病兇險、并發(fā)癥重等特點[2],所以加強對ACS患者的護理尤為重要。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27例ACS患者,運用護理程序對其進行整體護理,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現作如下報道:
1 臨床資料
本組27例患者來自于我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的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55-78歲;本組患者均有冠心病史,病程在2-31年。臨床分型:27例患者均符合ACS的診斷標準,其中不穩(wěn)定心絞痛1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8例、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5例。
2 護理措施
2.1 入院評估。患者入院后根據整體護理規(guī)范,對其進行全面的觀察和體檢,重點對心血管系統的檢查,并做詳細的記錄整理,同時要求責任護士親密、和藹地同患者交流,提出患者目前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護理問題,并開展入院宣教工作。
2.2 入院診斷。根據入院護理觀察、體檢、交流等方面的資料結合臨床診斷,并參考患者的社會、心理等個體差異,對醫(yī)院的護理不同的需求和反應,提出準確、合理的護理診斷。
2.3 護理計劃。根據護理診斷結合ACS的護理規(guī)范制定有針對性、有效性的護理計劃,①注重患者的休息、飲食和排便的狀況;②注重患者病情、用藥情況的觀察和儀器設備的監(jiān)測;③制定好急救護理預案;④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教指導。
2.4 具體實施。①一般護理:患者第1周要絕對臥床休息,視病情的變化,1周后可適度活動;并糾正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②ACS患者病情危重,需進行心電監(jiān)護,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監(jiān)護儀各種參數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用藥時,患者常規(guī)使用抗凝、溶栓藥物,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皮膚、粘膜有無出血、瘀斑,有無血尿、黑便等情況;③并發(fā)嚴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有猝死的可能,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隨時搶救的各項準備工作;④加強心理護理,ACS患者心理上常處于恐懼、焦慮、緊張、煩躁的狀態(tài),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耐心細致的針對患者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各種問題要積極、正面的運用語言技巧給以回答,充分肯定治療效果,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⑤患者疾病痊愈出院時,應進一步加強疾病知識、生活行為、飲食、心理、用藥、康復及出院注意事項等指導[3]。
2.5 護理評價。我們對以下幾個指標①患者住院評估符合率;②護理診斷符合率;③護理措施落實率;④健康教育覆蓋率;⑤患者的滿意度;⑥患者疾病的轉歸,進行評價以觀察護理效果。
3 結果
經護理部考核,本組27例患者住院評估符合率100%;護理診斷符合率100%;護理措施落實率96%;健康教育覆蓋率95%;患者的滿意度92.5%;23例患者臨床治愈出院,1例轉上級醫(yī)院,1例因嚴重心率失常死亡,1例因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臨床治愈率85.1%。
4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已經逐步變?yōu)橐圆∪藶橹行牡恼w護理模式代替[4],其核心是護理程序,即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程序開展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步驟,它分為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五個部分[5]。我院運用護理程序對27例ACS患者進行整體護理有以下幾點體會:①注重護理程序的連貫性。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是連貫的整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入院評估是基礎,沒有準確的評估就沒有完整、正確的診斷,不可能形成有針對性的的護理計劃,在護理實施過程中有可能產生一定的偏差,達不到護理效果,甚至引發(fā)醫(yī)療糾紛或事故。②不能輕視一般護理。患者急性期內要絕對臥床休息,但1周后可以在護理人員的監(jiān)護下可以適當活動,但以無不適癥狀為前提,心率不超過其基礎心率10—20次/分為宜,這樣可以減少長期臥床引起患者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的幾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復;保持大便通暢也是至關重要的護理措施,過度用力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容易引起心律失常或二次心肌梗塞。③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是關鍵。ACS患者的往往病情重,容易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因此需要護理容易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和用藥情況,一旦發(fā)生要及時通知醫(yī)生,做好護理搶救準備,提高搶救成功率。④增強護士素質,使心理護理和健教指導有針對性。對不同的患者運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溝通交流,使他們減輕心理負擔,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和康復能力。
總之,正確、連續(xù)使用護理程序對ACS患者實施整體護理,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提高護理質量、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更有利于創(chuàng)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274
[2] 王知軍.急性冠脈綜合癥的現代研究新進展[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8,(05):56
[3] 宋書香.急性冠脈綜合癥患者健康教育[J].中國保健,2008,16(7):262
[4] 鄒艷梅.劉顯梅.張淑萍,等.整體護理模式病房病人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10,(5):145
[5] 任偉梅.護理程序在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0,12(23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