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人文護理在普外科手術患者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患者住院過程中,注重人文護理,營造人文氛圍,將人性化服務落實到手術前后護理的整個過程。結果:醫院對護士實時考評中,患者的滿意度高。結論:人文護理對提高護士的自身素質,促進護士各方面學習,樹立人文護理理念,具有廣泛的意義。
關鍵詞:人文護理 普外科手術康復 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156-02
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原有單純“治病救人”的服務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和醫療護理的發展,人文關懷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其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2008年來,我院普外科開展以“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實到醫療護理之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我院開展人文護理的實施情況及效果總結如下。
1 實施人文護理的具體措施
1.1 加強護理人員人文護理知識的學習。人文護理的核心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集中體現在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患者的權利與需求、患者人格和尊嚴的維護。尊重每一位服務對象、提出個性化服務。人文護理的實施者是護理人員,人文護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與單純的疾病護理有著本質的區別。它的范圍已超出原有單純只對疾病的護理,而且擴展到從疾病到心身、從形體到精神、從醫院到社會等各方面。在護理這個特定工作環境中,護理人員將自身的技術、知識、以及個人修養、品格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護理這個平臺,將人性化服務落實到患者診治疾病的各個環節,使其貫穿于護理的全過程。
1.2 營造人文護理氛圍。
1.2.1 給患者留好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大大縮短建立信任關系的時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科室從細節上提出嚴格的要求,護士隨時服飾整潔、精神飽滿、態度和藹、可親可近,看到年老體弱、行動不方便的患者,主動上前攙扶。“心比心”地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提倡說好第一句話,為患者遞上第一壺水,做好第一次入院介紹和指導,回答好患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落實患者的第一頓飯,協助患者做好第一次檢查,盡心做好第一次穿刺,幫助患者留好第一次標本,為患者講解好第一次用藥,盡可能為患者留好第一印象,使患者感受到人文氣息,消除因住院帶來的緊張、焦慮心理。
1.2.2 營造安靜舒適的的住院環境。近幾年我院住院環境得到了改善,病區整潔、安靜、舒適、安全,保潔員隨時對病區地面、墻壁、玻璃、洗漱間、浴室等處的環境衛生隨時保潔[1],定期或隨時為患者更換清潔的病員服和床單被套,時時處處做到干凈整齊,病區走廊的墻面上張貼本病區醫護人員一覽表,各科常見病的健康宣傳資料,使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情況及管床醫生和責任護士有個初步了解。走廊過道或大廳里根據情況擺放充滿生機的綠色植物或花卉,病區地面有防滑設施,過道兩邊設置了扶手,給離床活動的患者增加了信心和安全感。尊重每一位患者的權益,盡量為住院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
1.2.3 人文關懷,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手術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想方設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隨時了解患者患者的心理與生理需求,提供多樣化、便捷的、優質的服務,解除病痛,使患者的合理需求得以滿足,使患者的問題能得以有效合理的解決,讓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能夠充分發揮作用,讓患者感到舒心、安心和溫馨,讓家屬放心,進而構建一種良好的護患關系。倡導人文護理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要通過每個細節來詮釋愛與關懷。從接診病人、宣教指導飲食生活起居、巡視病房,以及各項操作前解釋、操作中指導、操作后宣教等,皆在高年資護理人員的指導監督下實施。
1.2.4 注重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當患者手術后,護理人員必須做的是對每一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各位臨床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過程中也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等向患者傳遞正確、科學的疾病防治知識,為患者提供及時、適時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消除對于疾病的恐懼和環境的陌生感,穩定患者及其家屬的情緒,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1.2.5 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患者在陌生環境,接受各類治療時往往最容易缺乏安全感,迫切需要他人的關懷。比如,多數患者通常十分敏感,他們會通過察言觀色,從醫護人員的表情和言行中判斷自己的病情輕重。因此護理人員在進行醫護關懷時應注意言語親切,保持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工作態度。通過有條不紊的護理手段,取得患者的信賴和認可,為患者構筑心理安全感和康復的信心。對于部分心理有顧慮、障礙的患者,要制定心理護理方案,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面對面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促進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疾病的康復。
2 實施人文護理取得的成效
2.1 和諧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和諧、融洽、溫馨、親切的護患關系,有力地推動護患雙方的互相尊重和信任,在患者住院過程中,注重人文關懷,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項權益,在患者及大眾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職業形象。
2.2 增進了相互理解,減少了醫療糾紛。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后,患者及其家屬感受到了醫護人員對他們的關心,支持與幫助,心理不平衡與怨恨情緒減少,對醫護人員的醫療護理工作也表示理解,醫患矛盾減少,醫療、護理糾紛逐年減少基本得到了控制。[2]
3 人文護理的開展的意義
3.1 實施人文關懷,拓展了護理范圍。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重視了患者的認知、行為、心理、情感的傳遞因素,為患者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充分保障患者的各項權益,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需求,進一步融洽了護患關系,消除了護患矛盾,提升了整體護理的內涵。
3.2 實施人文關懷,提高了護理質量。對患者實施人文護理展示了護士美好的職業形象,是護士素質的一種體現。滿意度的提升,護患糾紛的減少,患者治愈率的提升,對護理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3 實施人文護理,順應了現代醫學發展的要求。社會的進步與人民群眾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提高,人文護理的作用和地位在護理工作中日益突出,整體護理中參與人文關懷,使患者的滿意度上升,提高了護士的自身素質,使護士改變了陳舊的護理觀念,樹立起人文護理的理念,順應了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具有深遠和廣泛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玉紅.人性化服務在婦科病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誤碼診學雜志,2007,1(7):273-274
[2] 楊花蓉.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病人家屬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2006,12(3):31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