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驗證自擬加味六味地黃湯對慢性咽喉炎臨床療效。方法:對本科36例慢性咽喉炎患者進行辨證論治,使用加味六味地黃湯治療,療程為3個月,療效結束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36例病例中,其中治愈25例,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4%。結論:自擬加味六味地黃湯治療慢性咽喉炎藥效平穩、無明確不良反應,藥物價廉、易得,值得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關鍵詞:加味六味地黃湯 慢性咽炎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173-01
祖國醫學認為慢性咽喉炎也叫梅核氣,隸屬中醫內科郁癥范疇[1]。主要癥狀為咽中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可伴失眠、頸部緊束感、胸肋脹滿等癥狀[2]。龔信《古今醫鑒》認為:“梅核氣者,塞礙于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釀,乃成痰液郁積,致斯痰耳”。可見氣郁痰凝是本病的基本病機[3]。治療以疏肝化痰、理氣解郁、活血化瘀、健脾安神等為主要方向。現代醫學認為梅核氣為咽部神經功能紊亂、慢性咽喉炎。多見于中年婦女。可能是由于中年婦女雌激素水平逐漸下降而導致肢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常常是久治不愈,或反復發作。給患者機體、精神上造成一定影響。筆者于2007年6月-2010年6月,自擬加味六味地黃湯對慢性咽喉炎進行辨證論治,共治療36例,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36例病例均為門診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25例,年齡22-59歲,病程3個月-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咽炎的診斷標準。按照《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的標準分為3型:①陰虛火炎型;癥見咽干隱痛,喉癢干咳,咽喉腫不甚,脈絡曲張,少許小瘰隆起。②痰阻血瘀型:癥見咽干澀痛,咯痰不爽,咽肌膜深紅腫。網狀脈絡叢集,小瘰叢生集成塊裝,咽側索肥厚。③陰虛津枯型:證見咽干癢燥痛,痰粘難除,有少量干痂附著,咽紅腫甚。
2 治療方法
加味六味地黃湯組成:熟地黃15g、淮山藥15g、山茱萸10g、茯苓12g、澤瀉10g、玄參10g、麥冬10g、蒲公英15g、薄荷6g(后入)、桔梗10g、射干10g。以上述基本方,再進行對各種類型慢性咽喉炎進行辨證論治,陰虛火炎型加知母10g、黃柏10g,痰阻血瘀型加赤芍10g、丹參10g、浙貝10g、海石10g,陰虛津枯型加天花粉15g、沙參10g。每日1劑,水煎分兩次口服。療程為3個月。治療期間停止使用其它西藥,并注意不得食用過冷、過熱及辛辣之品。
3 療效評價方法[3,4]
參照《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療效標準進行評定:治愈:咽部癥狀消失,局部體征消失,粘膜恢復正常,1年內不復發。好轉:咽部癥狀及體征減輕。無效:咽部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4 治療結果
36例病例中,其中治愈25例,好轉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4%。治療期間患者無明確不良反應。
5 討論
慢性咽喉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以咽部不適、發干及異物感,常伴有輕度疼痛、干咳、惡心,視診可見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后壁可見淋巴濾泡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祖國醫學認為慢性咽喉炎當屬“喉痹”范疇,有“虛火喉痹”之稱。多由肺腎陰虛,或者風熱喉痹反復發作,余邪滯留所致[5]。
筆者按照病因自擬加味六味地黃湯治療本病。本方以六味地黃湯為主方;具滋陰補腎之功;玄參滋陰潤燥,解毒利咽散結,麥冬養陰潤燥;蒲公英清熱解毒;薄荷疏散風熱,清熱利咽;桔梗宣肺祛痰利咽;射干清熱解毒,祛痰利咽。全方共奏滋陰補腎,清熱解毒,祛痰利咽之功。因此效果顯著。
對本病的辯證治療時一定要以“慢”字為落腳點和出發點,臨證切不可操之過急,驟用重劑傷陰損陽,也不可以倚其病淺證輕而掉以輕心。因久病多虛,須時時兼顧正氣,益氣養血,平調陰陽,以收全功。病久每易致郁,病人多疑多慮,尚需耐心開導,增強病人對治療的信心。本病最易反復發作,“邪之所奏,其氣必虛”,可待臨床癥狀控制之后,視病人氣血陰陽的偏盛偏衰,與以成藥味六味地黃序貫治療,以進一步扶正固本,減少復發[6]。在用藥治療的同時也可以配合藥膳,一般選用黨參、黃芪、山藥、沙參、枸杞、蓮米、扁豆、百合、大棗等健脾益氣,潤肺補腎的中藥材,配以雞肉、豬肉等血肉有情之品,煲成藥膳,喝湯吃肉,滋補護養,扶正固本,達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四季脾旺不受邪”之境[7]。
參考文獻
[1] 龐景國.自擬解郁利咽湯治療梅核氣38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1,28(12):746
[2] 柏蕓蕓.梅核氣中醫臨床研究進展[J].光明中醫,2008,23(10):1633-1634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4
[4] 陳貴延,楊思澍.實用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236-248
[5] 李時培.加味六味地黃湯治療慢性咽炎3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0,01:57
[6] 吳沛田.中醫治療慢性咽炎應注意什么[J].中醫雜志,2008,49(9):855
[7] 戴江宏.中醫治療調養慢性咽炎50例[J].中國校醫,2008,22(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