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屈指肌腱鞘炎/中后期 斜刃針刀/封閉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207-01
手指屈肌腱炎即彈響指,好發于拇指、中指、無名指,常伴有局限性肌腱增厚,以患者伸屈受限、彈響為特征,嚴重者常絞鎖在屈曲或伸直位而影響正常工作生活。我們自2003年4月開始采用斜刃針刀配合封閉治療中后期屈指肌腱鞘炎,獲得滿意效果,現就已治療1200例的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屈指肌腱鞘炎1200例,男521例,女679例,年齡25~67歲,平均42歲。病史3月~5年。患者分布:拇指743例,中指386例,無名71指例。
診斷標準 《實用骨傷科手冊》的分期標準[1],Ⅰ期:掌指關節掌側局限性疼痛,并有壓痛,但不出現彈響,主動屈伸活動正常;Ⅱ期:患指屈伸時產生彈響,但活動后消失或減輕,可完成主動屈伸活動;Ⅲ期:患指屈伸時頻繁彈響或出現絞鎖現象,主動屈伸受限等評價和篩選患者。病程一個月以內的Ⅰ期患者應用理療和中藥熏洗治療,Ⅱ、Ⅲ期屈指肌腱鞘炎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
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痊愈:局部無疼痛,壓痛及腫脹消失,活動正常,無絞鎖征;好轉:局部腫痛減輕,活動時仍有輕微疼痛,無絞鎖征;無效:至終止治療時,癥狀仍無改善。
治療方法。患側掌心向上,5指最大角度撐開平放治療臺上,在掌側掌指關節橫紋處摸到明顯的硬結壓痛點并做標記為進針刀點,常規消毒,局部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1ml復方倍他米松封閉局麻,用斜刃針刀垂直刺人深達骨面,切開硬結1~2刀,然后縱行疏通,縱橫剝離2~3下(嚴禁橫切以防不良后果)。術畢,創可貼粘貼,囑患者術后3日內創面勿與水接觸,以免感染。
2 結果
1200例,治愈970例,有效199例,無效31例,總有效率97.42%。無效31例經二次治療后均治愈或有效,總有效率100%。以上病例經半年隨訪16例復發,復發率1.33%。
3 體會
由于手指屈伸頻繁,所以屈指肌腱和腱鞘因磨擦勞損而發病,特別常見。其病因病理是:手指經常屈伸,使屈肌腱與骨性纖維管(腱鞘)反復摩擦,或長期握持硬物,腱鞘受擠壓,引起無菌性炎癥,局部充血、水腫,繼之纖維管變性,管腔狹窄。屈指肌因之受壓變細,兩端膨大呈葫蘆狀,阻礙肌腱的滑動,因而強力屈伸時出現彈響,局部腫痛、閉鎖。治療本病的關鍵是消除炎癥、松解腱鞘。斜刃針刀治療是將狹窄的管腔直接切開松解,使肌腱恢復正常的功能,同時使用復方倍他米松,使其肌肉松弛,血管擴張以解除疼痛和抗炎、消腫等作用,有利于炎癥的快速吸收和緩解疼痛,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Ⅱ、Ⅲ期屈指肌腱鞘炎患者過去多采用矯形外科的手術松解治療。一般保守治療收效甚微,而采用斜刃針刀配合封閉治療此病,既簡單又安全.見效快。
參考文獻
[1] 孫才江,彭力平.實用骨傷科手冊[M].2板,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06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