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孕期宣教對初產婦的心理狀態和分娩過程的影響。方法:選擇在我院定期產前檢查直至分娩的初產婦37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189例與對照組189例。對照組僅做定期產前檢查,觀察組除定期檢查外還接受系統的孕期教育和產前培訓,觀察記錄其分娩方式、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作對照分析。結果:觀察組孕產婦的順產率顯著增加(P<0.05);手術產(剖宮產和胎頭吸引產)率、各產程時間、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接受孕期教育和產前培訓的孕產婦的產時并發癥明顯減少,手術產率明顯降低,保證了母嬰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孕期宣教 分娩過程 手術產率 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212-02
影響產婦的分娩因素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心理因素四個方面[1],因為產婦心理因素造成的剖宮產具有可預防性和可控制性,越來越受到廣大婦產科醫護人員的重視。我院婦產科自開展產前宣教及孕婦學校以來,改善孕婦心理狀況及初產婦情緒、緩解產時宮縮疼痛,明顯提高了順產率。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孕14周起在我院圍產期門診定期檢查直至分娩的初產婦共378例,均為單胎頭位,年齡21~35歲。進入試驗前對每位孕婦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及相關化驗,確定均為健康無合并癥、無異常孕史的孕婦,且預測胎兒體重在2500~4000g。其中觀察組189例,對照組189例。兩組孕婦年齡、身高、體重、文化程度、產前檢查次數及新生兒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孕期宣教的方法內容。觀察組自孕14周起除按要求定期檢查外,還組織其參加孕婦學校,接受系統而有計劃的孕期健康知識教育和產前的相關培訓,并帶家屬參加,做孕期操,以及示范嬰兒洗澡,新生兒護理,并與孕婦心理交流,增進感情,鼓勵產婦自信、自強、自立。訓練產婦做腿部肌肉鍛煉及呼吸鎮痛法,乳房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主要觀察兩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和產后2h的出血量。產程(分鐘)是從伴有宮頸進行性開大的規律宮縮開始,至胎兒及其附屬物(胎盤和胎膜)完全娩出為止。分娩后再用彎盤放于產婦臀下,收集陰道出血,如產后2h內出血量≥400ml,就診斷為產后出血[3]。
1.4 統計學處理。本研究使用SPSS11.5 for windows統計軟件包,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的比較。觀察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胎頭吸引助產例數少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的比較
摘要:目的:探討孕期宣教對初產婦的心理狀態和分娩過程的影響。方法:選擇在我院定期產前檢查直至分娩的初產婦37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189例與對照組189例。對照組僅做定期產前檢查,觀察組除定期檢查外還接受系統的孕期教育和產前培訓,觀察記錄其分娩方式、產程時間及產后出血量,作對照分析。結果:觀察組孕產婦的順產率顯著增加(P<0.05);手術產(剖宮產和胎頭吸引產)率、各產程時間、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接受孕期教育和產前培訓的孕產婦的產時并發癥明顯減少,手術產率明顯降低,保證了母嬰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孕期宣教 分娩過程 手術產率 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212-02
影響產婦的分娩因素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心理因素四個方面[1],因為產婦心理因素造成的剖宮產具有可預防性和可控制性,越來越受到廣大婦產科醫護人員的重視。我院婦產科自開展產前宣教及孕婦學校以來,改善孕婦心理狀況及初產婦情緒、緩解產時宮縮疼痛,明顯提高了順產率。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孕14周起在我院圍產期門診定期檢查直至分娩的初產婦共378例,均為單胎頭位,年齡21~35歲。進入試驗前對每位孕婦進行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及相關化驗,確定均為健康無合并癥、無異常孕史的孕婦,且預測胎兒體重在2500~4000g。其中觀察組189例,對照組189例。兩組孕婦年齡、身高、體重、文化程度、產前檢查次數及新生兒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孕期宣教的方法內容。觀察組自孕14周起除按要求定期檢查外,還組織其參加孕婦學校,接受系統而有計劃的孕期健康知識教育和產前的相關培訓,并帶家屬參加,做孕期操,以及示范嬰兒洗澡,新生兒護理,并與孕婦心理交流,增進感情,鼓勵產婦自信、自強、自立。訓練產婦做腿部肌肉鍛煉及呼吸鎮痛法,乳房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主要觀察兩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和產后2h的出血量。產程(分鐘)是從伴有宮頸進行性開大的規律宮縮開始,至胎兒及其附屬物(胎盤和胎膜)完全娩出為止。分娩后再用彎盤放于產婦臀下,收集陰道出血,如產后2h內出血量≥400ml,就診斷為產后出血[3]。
1.4 統計學處理。本研究使用SPSS11.5 for windows統計軟件包,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的比較。觀察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胎頭吸引助產例數少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分娩方式的比較
2.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比較。觀察組各個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差異明顯;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和產后出血比較
3 討論
3.1 孕期宣教改善孕婦心理狀態。分娩是人體的自然正常的生理過程。多數孕婦缺乏對懷孕生理、分娩機制的認識而過分擔心胎兒,怕分娩疼痛,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不良情緒可能影響整個孕期。對孕婦進行有計劃的教育:①孕期生理、心理知識教育;②進行飲食指導避免體重過度增加;③介紹自然分娩的好處,使大多數孕婦對分娩過程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正確理解;④減輕了對分娩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在整個孕期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豎立了自然分娩的信心。
3.2 孕期宣教明顯降低了手術產率,縮短了產程時間,減少了產后出血率。分娩過程中,過度的焦慮不安,可通過交感神經中介干擾正常的子宮收縮及產程進展,不良情緒和疲勞又可影響痛閾,使產婦對宮縮疼痛敏感,從而延長產程時間,并繼發宮縮乏力,增加難產和手術產的機會及產后出血發生率。分娩中產婦的緊張焦慮和疲憊又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增加手術產率。我們對孕婦進行了系統孕期教育及產前培訓,使其了解了正常分娩生理和機理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幫助她們樹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和戰勝產痛的決心,積極主動配合醫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對宮縮疼痛的耐受力,減少了難產機會和并發癥的發生。
3.3 減輕分娩造成的疼痛。產前掌握呼吸鎮痛法,在產程的各個階段利用不同呼吸法鎮痛,有利于穩定情緒,保持體力,避免了孕婦身心疲憊,繼發宮縮乏力及胎兒宮內缺氧,明顯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宮縮時家屬輔助腰骶部按壓止痛,使孕婦得到家人的鼓勵和支持,對分娩保持充分的信心和旺盛的體力,促進了產程進展,使大多數產婦均能順利分娩,明顯降低了手術產率,減少了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本文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差異更證實了這一觀點。
通過對孕婦進行孕期教育及產前培訓,提高了順產率,明顯減少了孕產婦的手術損傷和痛苦。因此孕期教育及產前培訓可作為孕期保健的常規來開展。
參考文獻
[1] 曹澤毅.魏愛蓮,張月倩.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45-147
[2] 魏愛蓮,張月倩.導樂陪伴分娩的臨床觀察與分析.實用醫技雜志,2004,2482-2483
[3] 匡軍秀,巍敏,白駿.產婦心理與分娩方式及分娩過程的關系.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