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終身性、全身性疾病。嚴重危害公眾健康,不僅給社會醫療帶來了沉重負擔,也嚴重影響著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1]。其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質代謝紊亂,長期患病可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或衰竭,病死率增高。健康教育作為一種預防及控制糖尿病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可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控制糖尿病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糖尿病 健康教育 內容 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219-02
糖尿病是我國高發疾病,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急滿性并發癥和合并癥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當今重要的社會公共問題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是減少并發癥的主要措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對于患者的糖尿病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2]。糖尿病患者不了解糖尿病知識、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使血糖控制效果差,從而導致嚴重并發癥。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健康教育作為一種預防及控制糖尿病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可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控制糖尿病癥狀,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健康教育內容及實施方法如下:
1 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需要終生治療。糖尿病的確診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應激源,患者會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心理問題。沉重的心理負擔對患者的病情造成付面影響,一方面,過重的心理負擔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失調;另一方面,不良的情緒影響患者積極參與治療,降低患者的依從性。
2 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
對于每位糖尿病患者,護理人員應全面了解和掌握個人基本情況,如文化層次、職業、年齡、社會地位、患者入院前生活方式,包括吸煙、飲酒、飲食、運動、作息、用藥、血糖監測、心理狀態等基本信息。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符合患者需求的教育計劃,采取以教育方法為主,由責任護士負責健康教育的宣教內容。編制發放附有圖片的健康教育小冊子,采取口頭教育或現場操作等方式對患者進行住院全程教育。講解糖尿病致病原因、發病原因、病程、轉歸、發病癥狀、診斷、治療方法及患者自我監測方法、可能引起的并發癥等,使每位糖尿病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治療和轉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較全面的理解。護理人員要向每位患者講解糖尿病并發癥對身體所造成的危害及其預防,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治療、保健及預防重視程度,讓患者能主動自覺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正確進行自我監測,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3 做好患者飲食指導
對于每位糖尿病患者,適當控制飲食是治療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患者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階段不可少的措施[3]。糖尿病患者必須終身進行飲食控制。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飲食治療的重要性。
4 用藥指導
藥物治療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療措施之一。指導患者用藥,提高患者對降糖藥的認識,了解降糖藥的適應癥、藥物作用和不良反應,確保用藥的療效。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注射。
4.1 口服降糖藥物??诜堤撬幬锘颊呷菀捉邮?,但是醫生為糖尿病患者開具的醫囑往往并非單一用藥,而是兩種或兩種以上聯合用藥,而且目前降糖藥物種類繁多,各類藥物的作用機理各有差別,故患者在服藥期間和其他注意事項上有所不同,患者容易很難區別。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合并其他并發癥,尤其是老年人,這一類患者還需要配合服用其他藥物,所以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服藥指導就很有必要。護士應指導患者掌握用藥時間、劑量、藥物的作用機理、類型、作用時間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一方面要加強病人的參與意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將同類口服藥物同服的錯誤。保證用藥的療效及安全。
4.2 胰島素應用。對于需要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要向其解釋注射胰島素的必要性。胰島素制劑的類型、種類、注射部位、注射劑型胰島素抗體及個體差異等均可影響胰島素的起效時間、作用強度及堅持時間。教會糖尿病患者正確的注射方法,教育其正確儲存胰島素,正確使用胰島素注射器,正確選擇部位,確定準確的注射劑量。教會糖尿病患者辨別注射胰島素后可能出現的低血糖反應,并教會其應對措施。
5 對患者的運動指導
運動療法可增強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調節糖代謝降低血脂,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血脂和控制肥胖,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壓,改善凝血功能,促進心理健康,改善睡眠。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餐后活動可促進胰島素的吸收。運動療法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相對定時、定量、適可而止。在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時,要注意強調以下幾點:運動前,進行必要的醫學檢查。運動中,隨身攜帶糖尿病卡,卡上寫明如果出現意外,其他人如何處理,目前所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的劑量,卡放在易發現的地方。
6 對血糖、尿糖的監測指導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自測血糖與尿糖的變化,以調整治療方案,指導飲食、運動及用藥方案的改變。指導糖尿病患者掌握正確的監測血糖與尿糖方法,把握正確的監測時間,將對糖尿病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7 預防并發癥發生的指導
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糖尿病并發癥的相關知識;告訴患者及家屬嚴格執行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及運動方案;講明糖尿病性昏迷的征兆,如惡心、嘔吐、食欲差、嗜睡、呼吸深快及脫水等,做到及時發現,早治療;定期檢查眼底、眼壓等,防視網膜病變等視力嚴重損害。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對糖尿病科學的管理,重視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在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大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識教育,使其掌握科學的防病、治病手段,掌握戰勝疾病的主動權。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飲食治療、運動量的掌握、服藥注意事項、自我注射胰島素的方法、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等有較全面和系統的認識。也就能使糖尿病患者實現長壽和高質量生活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華章,陳亮.糖尿病的現狀進展.實用醫學雜志,2004,11(9):1209
[2] 張彥芳.老年人糖尿病100例的護理體會.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0):1535-1536
[3] 陳明道,李榮英.糖尿病飲食治療的若干不同觀點,2005,44(1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