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進一步加強我院門診西藥房藥品管理。規范藥品報損,對2003年以來門診西藥房藥品的報損率,報損原因等進行了統計、總結、分析,對降低藥品報損方法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①完善藥品報損制度,規范藥品報損范圍;②規范輸液廳藥品報損;③建立藥品效期登記本;④門診藥房與住院部藥房之間進行藥品調劑;⑤時刻關注藥品臨床使用情況,科學合理領藥,通過以上一系列措施的采取,藥品報損率明顯下降。
關鍵詞:門診西藥房 藥品 報損率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221-02
藥品是醫院用于診斷、治療疾病的特殊商品。是開展醫療業務的物質保證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國藥品的存貨約占醫院流動資金的40%~60%[1],所以科學管理藥品,盡可能地減少藥品損失是醫院藥劑科藥品管理的任務之一。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門診西藥房藥品管理,規范藥品報損。杜絕一切不必要的浪費,對2007年來門診西藥房藥品報損率,報損原因等進行了統計、總結、分析,同時完善報損制度、規范藥品報損范圍,對降低藥品報損的方法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藥品報損率在2010年10月開始顯著下降。本文總結我院西藥房在降低藥品報損率方面所采取的各項措施。以資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收集并整理我院門診西藥房自2007年始每月藥品報損金額及每月藥品出庫金額2010年3月及2011年3月兩月藥品報損原因。統計各原因下藥品的報損金額。
1.2 方法。運用公式:每個時間段藥品報損率=該時間段藥品報損總金額/該時間段藥品出庫總金額×100%;各原因藥品報損百分比=該原因藥品報損金額/藥品報損總金額×100%。
2 結果
2.1 藥品報損情況。收集并整理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門診西藥房每月藥品報損金額及每月藥品出庫金額,結果(見表1)。
表1 2007-2011年每年藥品報損率
2.2 2010年3月、2011年3月藥品具體報損情況。整理2010年3月、2011年3月兩月藥品報損原因。統計各原因下藥品報損的金額,結果(見表2)。
表2 2010年3月、2011年3月藥品具體報損情況對比
3 討論
3.1 完善藥品報損制度,規范藥品報損范圍。
3.1.1 完善后的藥品報損制度要求藥劑人員根據規定對藥品進行規范報損,在報損時要求記錄藥品名稱、規格、數量、批號、生產單位、報損原因,并實行雙人核對制,報損人、核對人均在登記本上進行簽字。報損藥品放于規定處,定期收集焚燒。
3.1.2 報損范圍。過期藥品、工作過程中破損藥品、原包裝破損或存在質量問題的藥品(必須是價廉、量少)、更換生產單位、包裝或批號引起的藥品報損、輸液化好后液體中有橡皮塞、漏液等引起的藥品報損(報損其中小針劑,大輸液做退庫更換處理)。
3.1.3 以前只要藥品有質量問題、破損等一律登記報損,藥品報損率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開始,在進一步加強藥品管理的同時,逐漸規范了門診西藥房藥品報損,對報損原因進行了分析,發現有些藥品報損并不合理,如原包裝破損藥品報損、藥品質量問題報損、大輸液橡皮塞質量不佳引起的報損等。于是通過協商,根據實際情況,對于價格較為貴重的原包裝破損藥品、存在較人數量質量問題藥品、問題大輸液、近期藥品、處于長期停用狀態的藥品等均做退庫處理,對于一些廉價藥品的少量破損或質量問題(如標簽脫落、標簽印刷不清楚、內有雜質、霉變等),考慮到退藥程序的煩瑣,仍做報損處理。
3.2 規范輸液廳藥品報損。從表2數據統計結果可見,輸液廳藥品報損金額在門診藥房每月藥品報損總金額中占極大的比率。即60%以上,所以務必規范輸液廳藥品報損,以免出現報損漏洞。對輸液后液體中有橡皮塞、漏液等引起的藥品報損,要求輸液廳護士將報損輸液交于藥劑人員,由藥劑人員進行仔細核對。確認無誤后再進行報損登記、調換。
3.3 建立藥品效期登記本,對3個月內要過期的藥品根據情況做退庫處理。設立藥品包干區,由專人負責包干區內藥品的效期檢查,每月檢查1次,將半年內要過期的藥品上報,結果由部門負責人進行整理匯總,登記在藥品效期登記本上。同時,領藥人在領藥時也要對藥品效期加以檢查。對進來的近期藥品進行登記,且下次領藥時盡可能做到,用完一批再領一批,以利于藥品管理,減少藥品由于領用不合理引起的浪費。
3.4 門診藥房與住院部藥房之間進行藥品調劑,以減少藥品浪費。有些藥品門診用量極少但又必須備用,如異丙腎上腺素針等,以前往往是放到藥品過期報損后再去領一批備用,后發現門診不常用藥品在住院藥房可能用量較大,兩藥房間可以相互聯系,對部分藥品定期進行適當更換。還有一些外包裝破損的口服藥品。原來一般做報損或退庫處理,其實有些藥品可以用于住院藥房擺藥,所以現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與住院藥房聯系,看能否進行更換。其次再選擇退庫或報損。2007年10月底。我院門診住院藥房合并,即共享一個藥品庫,由于兩部門用藥的互補,使的部分藥品的新鮮度大大提高,藥品浪費也明顯減少。
3.5 時刻關注藥品臨床使用情況,科學合理領藥。科學合理領藥,根據藥品臨床使用情況領藥,一般常用藥品領藥量一次為1/2周量,對于一些用量極少或近期藥品要求用完一批再領一批,避免藥品積壓、過期。同時若發現藥品處于停用狀態3個月以上,一般根據情況做退庫處理。
通過藥品報損制度的完善和一系列措施的采取,目前門診西藥房藥品報損率已明顯下降,這標志著我院門診西藥房藥品管理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房俊敏.醫院藥品的管理和核算[J].現代醫院,20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