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鐵路的“人字橋”,修建于1907年3月10日,竣工于1908年12月6日,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它像一個“人”字,兩臂平伸,兩腿叉開,百年負重,立于懸崖峭壁之上,任憑那滾滾的列車不止千萬次地從臂上碾過。它是一個奇跡,每天都在承受著十幾趟上千噸火車來來回回的碾軋,而至今沒有撤換過橋上的一顆螺絲釘或其他零件。然而,奇跡離不開它一直不斷的守護者們,王開林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百年滇越鐵路,不能不提到其象征和標志性工程建筑的人字橋,它是滇越鐵路傳奇歷史的濃縮和精華。這座建于20世紀初的巨型鋼梁結構鐵路高架橋,位于滇越鐵路坡度箐站與倮姑站之間的五家寨,橫跨于兩山懸崖峭壁之間,長71.7米、寬4.2米、距谷底102米,構思巧妙、結構獨特,優異的人字形鋼架穩固支撐橋面,歷經百年風雨,仍然傲立于峭壁之間。
人字橋自誕生之日起,百年來一直都有軍隊、民兵或警察駐守。現在,守衛它的是開遠鐵路公安處芷村車站派出所的民警王開林和15名“人字橋看守隊”的保安隊員,他們每天24小時精心守護著這座百年鋼橋,以實際行動實踐著“人在橋在、與橋共存”的誓言,用真情維護著一段中國鐵路的歷史和百年的“米軌”情懷。
王開林出生于1952年,2012年7月就要退休。已是花甲老人的他18歲那年坐火車經過人字橋去了部隊,23歲退伍加入了人民鐵路警察的隊伍。1996年,他接到上級命令,讓他從守橋部隊的手里接管人字橋。部隊走了,只有他一個人孤獨地站在這大山深處的鐵橋之上,從此與人字橋結下了不解之緣……
苗族漢子王開林組織了一支由當地村民組成的看守隊,他們就地取材建房開地、種菜養雞,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字橋看守隊的凝聚力不斷增強。如今的人字橋看守點豬羊滿圈,雞鴨成群,果樹滿山,日常生活實現自給自足。
在隊伍管理方面,王開林始終堅持以軍事化的管理規范隊員的行為。每天一早,山谷里就會響起哨聲,看守隊員在王開林的帶領下晨跑,訓練禮儀、隊列和擒敵拳等,每天中午的業務學習是看守隊多年來的必修課……盡管如今列車銳減,王開林每天仍然會率領隊員們巡視人字橋兩次,人字橋的結構和所有部件王開林都了然于胸,最讓他自豪的是這座百年大橋在他手里沒有遭到過任何損壞。
2005年初,滇越鐵路客運停運,貨物運輸正逐年減少,人字橋上通行的火車每天就一兩趟。但只要一有車輛過站,王開林總會提早來到站臺上迎接,像是看一個親人,目送列車遠去。王開林即將退休,上級部門有意返聘他繼續在人字橋駐守,他說,“只要人字橋需要我,我會一直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