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證明你懂京滬高鐵”
參考答案:TOD、綠色社區、智慧城市
我們的城市能如上海世博會“城市未來館”中展現的那樣奇妙么?在京滬“狂想派”的眼里,答案是肯定的。
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中的一個個城市樣本猶如一首首美妙的狂想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世界也能如“城市未來館”中展現的那樣奇妙么?
在京滬“狂想派”眼里,答案是肯定的。
3D指路機是京滬高鐵沿線開啟未來城市幻想的第一個篇章。在上海虹橋樞紐系統中,每隔幾步便有一臺這樣的指路機。旅客到達虹橋樞紐后不用出站即可通過3D指路機查詢最適合自己的換乘方案,3D指路機將自動打印出帶有編碼的紙片,沿途任一臺指路機都能讀出編碼。最有意思的是,當旅客把編碼紙放在指路機的攝像頭前時,從屏幕上看,一幢幢3D建筑從紙上立起,一個栩栩如生的3D小人也出現在紙上。指路機讀出旅客的目的地后,3D小人便會在立體空間里走動,十分形象而生動地告知旅客應走的道路。
正當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上班族苦于高峰時段擁擠的交通時,在京滬高鐵沿線新城建設中,一個叫做“TOD”的名詞正在流行開來。它的意思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城市將按照人們的步行尺度進行設計。新城不再是單一的商業功能區或者住宅功能區,而是一個設計合理、功能復合的城市綜合體。人們不用再花大量時間‘扎堆’向一個核心區通勤,工作、生活、娛樂、休閑都在自己家附近,全都步行可達。”
在濟南西部新城的規劃中,“慢行系統”將貫穿新城的每一個角落。步行道路包含步行廊道、步行通道、寧靜步道、休閑步道4種,基本上人車分流、以人為本,保證步道的連續性和安全性。行人走在精心設計的步行道路上,將體驗到一個全新的、人性化的城市。自行車也將是城市的主人。西部新城中將建立完善的自行車租賃系統,還將開辟一條休閑自行車專用車道,圍繞城市風景帶而建,供居民騎車健身、休閑、觀光。
“虹橋社區的設計將使人們更有幸福感和歸屬感。”上海虹橋商務區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國際一流設計團隊的精心打造下,虹橋商務區將借鑒國外社區概念,使城市公共空間更加友好和人性化,在一個社區里工作和生活的人們,彼此間將有更多的溝通與交流,避免大城市帶來的冷漠與隔閡。
打開濟南西部新城官方網站,一句標語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在造一座城。而“造一座城”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創造的喜悅與自豪,也是未來幾十年的責任。隨著沿線城市間交流溝通的密切,綠色理念也在京滬高鐵沿線扎下了根。
濟南西部新城的兩條軸線便是精心設計的城市發展景觀軸和臘山河生態景觀軸。即便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虹橋,管委會也將世博會中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的方式引入建設實踐,人們不僅可以在街道、小公園或廣場上享受樹蔭的清涼,更可以在工作之余到寫字樓頂的“空中花園”里愜意地喝一杯下午茶。虹橋綠谷廣場更是絕妙,整個虹橋商務區是上海市首批低碳實踐區,而綠谷則是上海市首個綠色街區。這里的房屋全部采用低碳節能的特殊設計,屋頂的綠化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建成后若從空中俯瞰這一區域,視野中將純然是一片天然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