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學士學位還是職場的敲門磚,是大學生的金字招牌,而如今它卻風光不再,遭到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雙方的輕視,原因何在呢?
來自白人中產階級高等教育背景家庭的休·格林和特納·詹金斯就屬于此類孩子:每個人都期待著他們在六月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懷揣學士證踏上社會,但他們實際上都走了一條與傳統美國人不同的求學——就業之路。他們中的一個人相信僅憑一個學士學位是遠遠不夠的,而另一個則認定學士學位是多余的。
格林先生選擇了一套速成課程,這樣他在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再多上一年(5年)便可拿到碩士學位。詹金斯先生則全身心地投入到在馬里蘭州蓋瑟斯堡舉辦的一個廚師培訓班中,他希望他的職業先從廚師開始。
學士學位曾經是有學識、可獲得穩定工作美國人的標志物,如今它正在失去優勢。在更快捷、更便宜的培訓計劃提供有吸引力的求職新途徑的同時,含金量更高的碩士學位也在入侵學士學位的傳統領地,使得學士學位淪落為一塊踏腳石。
研究表明,與一生都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擁有四年本科學歷的人的收入會更高,工作機會更多,而且一旦就業,其接受在職培訓的機會也會高出一倍。這種形勢使得人們擠破了大學的校門。但研究就像攝影:它們記錄下的是過去的東西。過往的研究報告均未述及學士學位正在面臨的既清晰又現實的危險性,那就是學士學位正在喪失價值。
剛剛卸任的高等教育研究協會會長兼愛荷華州立大學副院長哈格多恩教授指出,在高教界,有些新觀點和作法是要“進一步模糊學士學位的界限及其內在含義”,由此帶來了營利性教育機構的激增、研究生學歷教育規模的擴大,以及對大學本科教育的質量和重要性的廣泛批評。
有學士學位的侍者
美國高校協會的凱倫·麥克泰·穆希爾暗示,“學士學位的人干的是原來高中學歷人干的活。”按照俄亥俄大學經濟學教授暨美國企業研究所兼職研究員理查德·韋德的說法,這種現象被稱為“螺旋式學位膨脹”。在他看來,這種現象的危險性在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無謂地負擔起沉重的學生貸款。韋德教授說,“事實上誰也無法確保你能得到一份高薪工作。”而且收入差“將繼續增長并擴大”的想法也多少有些不可信。
他說,擁有學士學位的人比高中畢業生的收入要高66%,也比兩年制學歷的人高出35%,但他同時也指出,對每個年收入超過54000美元且擁有學士學位的人來講,從事郵遞員、出租車司機或其它工作的人的收入相對就要低一些。調查顯示,全國幾乎有16%的侍者和幾乎14%的泊車員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位。
邁克爾·休斯和阿曼達·庫斯勒即是其中的兩位,2007年時,他們在密歇根州安阿伯市的一家餐館做服務生,他們三年前都是高中畢業。庫斯勒女士當時已經是密歇根大學的大三學生,正在準備按部就班地完成四年的大學學業。
而休斯先生上大學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他先是在一家社區學院修學分,然后接受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到其州立學院繼續學習,但是由于轉校過程中出現差錯,他沒能拿到獎學金,于是不得不回到原來的社區學院學習。
就在那個時候他遇到了庫斯勒。休斯說,“我有些迷茫”,于是“選擇了‘休學’”。‘休學’,學生們為了評估一下自己的未來或者準備求學的資金會選擇暫停學業。“事實上餐館的給的報酬很不錯。”他說,盡管經理們還會有額外的福利待遇,但“服務生掙的錢比經理要多。” 而且他還注意到,“經理們人人都有大學文憑。”
當然這一切他的女朋友也看得很清楚:“你肯定聽說過有人僅憑高中學歷便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從此步步高升,”她說,“但當他們失去這份工作時,又要從零開始。”不久他們開始約會,庫斯勒鼓勵休斯申請復學并爭取拿下學位。她說,“特別是在目前,至少你要拿到學士學位——有沒有用先不要管它!”
喬治敦大學教育與勞動力中心主任安東尼·卡內瓦說,幾十年來一直就是這樣,但現在不是了。“過去是一旦拿到學士學位就有了職場的敲門磚。”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學士學位本身不是價值所在,現在人們越來越看重的是哪個專業的學位。”他補充道,現在各種教學計劃“存在明顯差異,以致于取得某些學位比理學士用的時間還要短,但卻更有價值。”
一般人都贊同高等教育在我們日趨全球化和以信息為載體的經濟環境下非常有必要的說法。問題是:考慮到市場的需要,什么樣的高等教育最貼合個體?
卡內瓦說,教育已然變得“更有質感了,與職業的關系也更加密切了。”這意味著學士學位的替代方案正在迅速增多。
其中既有昂貴的營利性機構也有免費的、非學歷的在線培訓班,比如Novell計算機技術證書或微軟云技術資格證等。
哈格伯恩教授也補充說,“即使是在大學層面,我們也注意到各類證書頒發量的增加。”它們針對的是提供特定培訓內容的系列短期課程。一些教育機構,比如東密西西比社區學院和馬科姆社區學院在航空電子技術和汽車技術等領域,與當地雇主單位合作開辦特殊培訓課程。
但有報道稱,一些制造業領域正在苦于合格技術工人的短缺,而各州削減經費的舉動又在迫使許多社區學院轉而舉辦成本更低的人文類課程代替職業課程。
好焊工哪里找?
奧杰伊·麥肯德里在加州貝克爾斯菲市經營一家中等規模的職業介紹所。石油公司是這個地區最大的雇主之一。大批缺乏經驗的大學畢業生都期待從事管理工作,而雇主卻無法找到急需的高技能工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二者之間的脫節。他說,“找一個好焊工很難,而且相關的大規模培訓計劃也非常少見。”他還注意到,在其它專業領域,那些“需要多種技術培訓”的崗位都招不夠人,因為“培訓課程難覓或者收費很高。”
經合組織最近的一份全球技能戰略分析報告呼吁關注美國技術工人短缺問題以及籠罩在職業培訓計劃頭上揮之不去的社會污名。如果美國能注意到這個警告,形勢也許會發生變化。哈格多恩說,由于學位全面貶值,因此人們對一些證書項目反而“增加了些許尊重”。
在最近的一個早上,米切爾在金斯伯拉社區學院設立了一個有人值守的招聘展位為一檔在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和紐約市區域內公共頻道播出的電視新聞雜志招聘無薪實習生。米切爾先生說,他不太看重成績單。
他說,高分未必能體現一個人的主動精神、才華和工作意志。“但說到證書呢?”米切爾眼睛瞇起一條縫:“我會仔細看一下他們的證書的。”米切爾同樣也很看重學位的等級:“肄業證書一文不值,學士學位稍好些,碩士學位更好一些。”
在某些人比如庫斯勒看來,學士學位是必須要超越的。一直以來她的目標就是做一名理療師,當然沒有研究生學位證是干不了這個職業的。即使某些職業在形式上不需要研究生學歷,可有些雇主已經開始把研究生學位當作入職門檻了。
國家大學和雇主協會戰略與基礎研究部主任埃德溫·夸克說,“在勞動力市場一直有一個漸變的趨勢,即雇傭學位更高的人,特別是有碩士學位的人——注意我說的不是MBA,而是普通的碩士。”他注意到職業介紹所的很多會員單位都在雇傭工程碩士,但在他看來,學士學位就足夠了。夸克先生推測,“許多攻讀碩士學位的人并不準備大學畢業后直讀研究生,而是傾向于先工作,”這樣可以讓他們更有吸引力。
然而,擁有碩士學位的美國人的供應量正在呈現爆炸式增長也是不爭的事實。與2000年時相比,在今天的勞動力市場上,擁有碩士學位的人增加了50%以上,而且增長率正在加速:在經濟依然動蕩、工作機會寥寥的情況下,研究生注冊人數顯著增加。
這種形勢反過來又加重了一些學生的憂慮,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埃默里大學學生格林就認為“碩士學位似乎要綁架我們的求職方向了。”由于無法立刻找到好工作以及研究生云集的機構削減招聘崗位數,許多大學畢業生都在推遲實踐機會,轉而希望盡速拿到碩士學位。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在讓具備條件的大四學生修讀研究生課程,這樣既算到完成學士學位的學分中去又計入研究生院的學分。很顯然,這樣會給擁有學士學位人增加求職時成功的砝碼。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杜安·拉里克稱,大多數高校“都已為高分本科生建立了攻讀(速成)碩士學位的某種機制。”
60分萬歲——學術通脹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推進碩士學位教育在增加了對學士學位的需求的同時卻又暴露出學士學位的弱點。
理論上講,4年的本科教育應當培養學生審辨式思維和適應職場快速變化的能力。但事實上美國的大學教育近來正遭到嚴厲批評,而且學士學位已經無法保證一個名為學士的人實際掌握了上述關鍵技能。
休斯說,在他的同學們中間,\"關于成績分布曲線和“易過課程”,有太多話要說。就像休斯經歷了漫長的學位之旅一樣,許多同學也都在工作和學習之間反復了好幾次,“休學”然后復學。他們不在意田園詩般的校園生活,不會在草地上討論傾心的話題,他們所關心的“就是拿到那張薄薄的紙片”。
在首次踏入大一的教室之后,時隔八年,休斯即將于今年12月份從紐約市的巴魯克學院畢業,這份學位證書將使其踏上一個新的人生轉折點。盡管國家大學和雇主協會新做的一份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中有多一半的學生沒有得到工作機會。盡管來自學生債務項目的一份報告哀嘆2010屆的大學生面臨創紀錄的失業狀況,但是大學畢業生的境遇依然比沒有學士學位的學生好很多。
來自加利福尼亞的招聘專員麥肯德里先生說,“如果不考慮其它因素,學士學位所代表的應是某人有完成某事的智力水平和主動精神”,而具有上述能力的美國人不足全國總人口的30%。但麥肯德里先生與招聘專員的柯林·星格萊恩均對“學士學位本質上是職場成功的敲門磚”的說法喪失了信心。
他們的觀點在于,根據他們的判斷,新的一代人缺乏工作道德和對待權利的態度。由于受到來自雇主一方的壓力,兩位招聘專員依然將大學學位作為比較的基準。星格萊恩先生說,“我確實發現有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好學生,但我卻無法讓雇主單位考慮他們,因為公司有規定,想當經理就必須有學位才行。”
文化因素也要考慮。哈格達恩說,“每當報道稱某人的學歷比他們還低,人們就會感到不公平。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公司不穩定。”
同樣地,情侶關系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學習勤奮的庫斯勒完成在哥倫比亞大學三年學習之后,拿到了理療學的博士學位,現在終于如愿以償地在費城兒童醫院做了一名兒科理療師。休斯說,女朋友的意思很清楚,如果他拿不到學位,就有可能失去她。
正像哈格達恩所指出的那樣,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教育仍是受人尊重的,”而且在有學位的人和沒有學位的人之間很可能一直就存在經濟與社會兩方面的差距。但是職場和教育機構也在發生變化,同時,對學士學位的態度也在呈現改變的跡象。一些雇主更看重經驗、技能和態度,而不是他們的學位;而另外一些雇主則從一開始就要求更高的教育程度。
另外,還有一些雇主就像雇主協會主席杰克·霍利斯特所說的那樣,只“看重某些學校和某些研究領域培養出來的學士,并且要求學習成績至少應達到GPA(平均分數)”。換句話說,他們眼中的學士學位已經貶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