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復利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以利生利,大魚生小魚,小魚生小小魚,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家里的魚又生小魚了。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所有的瓶瓶罐罐都派上了用場,擺在陽臺上高高低低十分壯觀。
這是一種神奇的,基因突變的魚。去年初冬時分,東直門旁的護城河水被放干,河底被重新修葺,無數小魚在小水洼里掙扎。朋友的姥姥于心不忍,拿著小桶去撈過幾次。
這一小撮幸福的魚從此開始了“變異”生涯。老太太買了孔雀魚飼料,每天定時定點悉心照料。小魚慢慢長大(雖然大也大不到哪去),到一厘米那么長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看起來比較“胖”的魚(事實證明,那是“臨盆”的母魚)。
第一次生產完全是一次失敗的試驗。生產時的母魚比較饑餓,眼泛藍光,生一條吃一條,等老太太發現碩果僅存的一條小魚時,悔之晚矣。
于是老人吸取了教訓。她把只要肚子大一點的小魚,全部隔離,讓它們享受特殊待遇:單間兒,缸底鋪滿小石子,里面放滿水草,方便生下來的小魚躲藏。一旦發現哪條魚的肚子大到快生了,老太太就從早到晚守在魚缸前,手拿小魚抄,生一條撈一條,同時大量喂食,轉移母魚注意力。甚至有一次,老太太定個鬧鐘半夜起來為魚“接生”。
在這種“保護”與“搶救”下,小魚的數量一天天多起來。就在這種小魚長大以后,發生了奇妙的變化:由于從小吃熱帶魚糧,公魚長出了漂亮的大尾巴,硬生生從河溝里的野生小魚變異成了孔雀魚。
老太太把所有的“大尾巴”都集合在一個魚缸里,五顏六色,五彩斑斕,引得來家里做客的人嘖嘖稱奇,紛紛向老太天討教。
后來,事態超出了控制。母魚們,每28天左右生產一窩,不管身邊是否有公魚,母魚都照生不誤,單性繁殖。而且,小魚一窩窩長大,一條條母魚初長成,紛紛開始了“生產之路”。
于是老太太家里魚滿為患。最可怕的是,自從我用瓶子從她那里帶回幾條小魚后,我家里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早上起來,你“視察”的時候,多半就能看到某一個瓶子里,水草中“藏”著幾條小魚。
這就是強大的復利啊!
愛因斯坦曾經說,復利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每經過一個計息期后,所生利息都被加入本金,并開始計算下期的利息。
這樣,在每一個計息期,上一個計息期的利息都將成為生息的本金,以利生利,大魚生小魚,小魚生小小魚,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只不過這復利要到一定階段才能顯示出威力,最早期,很需要些堅持的毅力。如果從今天開始基金定投,20年后,你會看到魚生魚一樣的巨大威力。
所以說,與其把養老的希望都寄托在那點微薄的,不一定跑得過通脹的養老金上,還不如像養魚一樣理財。況且,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每天一點小投入,比如早睡半小時、少抽一根煙、多笑一次、多鍛煉20分鐘……一直堅持,最后比別人多活20年,活到90歲,是不是多領20年養老金?
偷著樂吧。像養魚一樣,養點錢,養個好身體,別忙死忙活的了,多活幾年,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