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方法是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方法,是連接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梁。隨著教學制度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對教學方法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小學語文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如果基礎沒有打牢固,再氣派的高樓也會傾斜。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地創新和完善語文教學方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任務驅動;多方式教學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地取得新的突破,多媒體教學在現代化的教學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多媒體制作和收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影像、幻燈片等,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
由于大多數小學生比較貪玩,仍處于被動式學習階段,沒有太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任務驅動式就是教師為學生課前、課上、課后布置學習任務的教學方法。驅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不僅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總結和概括的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就某篇課文給學生布置任務,課前要求學生上網、查閱圖書資料等,對作者進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他作品。
三、多方式教學法
1.一題多做法
在語文學習中不要急于求成,想熟練地掌握一種類型題,就必須反復練習,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準確度。
2.競賽教學法
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演講比賽,學生根據給定的題目或話題,做一次個人演講。要求學生闡述的觀點要積極、樂觀、向上,內容豐富,列舉的依據充分合理。演講時要思路清晰,語言流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不僅能夠使大家相互借鑒,揚長避短,也能促進同學間的交流與溝通。
語文的學習不再是傳統的死記硬背,而是要以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情感以及平時的文學積累為出發點,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
教師是學生探求知識道路上的指南針。所以,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大膽地創新和完善教學方案,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引領學生在書海中徜徉,領略書的芬芳。
參考文獻:
[1]王娟.小學語言教學的育人之“道”,2011.
[2]鐘堯妃.語文閱讀教學以篇訓練為重,2010.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麻柳沱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