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對教師的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會學生閱讀,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強化學生動手實踐等四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課堂教學;新課改;生活實際;數學閱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數學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有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應如何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呢?
一、數學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數學家華羅庚也曾經對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做了精彩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由此可見,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它既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過去傳統課堂教學過分強調讓學生記住數學公式,并用其計算的做法。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并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為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千克”和“克”時,要求學生進行生活調查,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稱量,并做好數據記錄。可以把一些生活用品拿進課堂,如饅頭、雞蛋等,讓學生看、猜、稱。再如,學習長度單位時,讓學生課前對一些生活物品進行測量,課堂上教師列舉一些東西讓學生進行初步估計。通過一系列的感知和實踐活動,學生能切實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事件的習慣。
二、數學課堂教學要教會學生閱讀
一提起閱讀,人們往往就與語文、英語聯系在一起,認為閱讀就是讀課文,與數學是不沾邊的,認為數學就是分析、解題、說理。其實數學也是需要閱讀的。數學閱讀是指“圍繞數學問題或相關材料,以數學思維為基礎和紐帶,用數學的方法和觀點來理解、獲取知識和感受數學文化的學習活動”。數學閱讀能力是現代人需要具備的閱讀能力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重要渠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堂學習內容,能正確理解概念法則中字、詞、句的內涵;分清楚定理的題設和結論,探究定理的證明途徑和方法;弄明白公式的來龍去脈、應用條件、有關公式的內在聯系;對課本例題要認真審題,分析解題過程,自己嘗試著去解,并與課本解法進行比較。學生通過這樣的數學閱讀,能不斷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鍛煉數學語言的理解力和表達力,提高數學語言水平,從而建立起良好的數學語言系統,提高數學交流能力;同時,還能培養自己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自學能力,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
三、數學課堂教學要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還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由此可以看出,新課程改革強調關注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與聯系。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強調學科教學專業化,不注意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因此,數學教師應積極涉獵其他學科,提高對其他學科的認識,完善對新課程的理解;應根據教材的內容,充分整合其他學科資源,進行巧妙、靈活的課堂設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充分利用美術學科資源,讓學生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欣賞它的對稱美,用這種方式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然后再讓學生通過“折、剪、拼、畫”,來創作軸對稱圖形,找出對稱軸。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數學知識,也培養了創新意識和審美情趣。
四、數學課堂教學要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
新課標的核心思想: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小學生對感性的東西比較感興趣,而數學知識則比較抽象。所以,教師要遵循新課標的核心思想和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盡量多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形成自我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線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把一根線的一端固定住,看有什么變化;再把兩端固定住,又發現了什么?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得出了“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驗了獨立獲取知識的樂趣,激發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又從中學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
總之,新課改下數學課堂教學應是多姿多彩、其樂無窮的。教師應想方設法,盡最大努力調動起每個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其獲得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縣五都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