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的語文學習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就是說能夠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習的成效提升,更緊密地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一、語文豐富了枯燥的班會課
對于每周都有的班會,一般都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基地,很多學生都比較反感,要么是表揚,要么就是批評,非常枯燥,有的時候就是只講道理。于是,我有意識地嘗試把語文知識、技能引入班會課,在輕松愉快的語文訓練中將思想的教育灌輸進去。
1.成語中學做人
將很多的成語故事和學生一起拿來分析,進一步實現成語的活用,并且讓他們進行比賽,看誰收集的比較多,這樣無形中就能增強競爭的氣氛,進一步實現學習的主動性和自發性。對學生來說,是個很好的實踐機會。除此之外,要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分清是非,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培養正直、善良、忠誠等做人的品格,學會做人的道理。
2.寓言中學思考
有很多的語文藝術都是來自于古代的文化,因此要廣泛學習經典,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盲人摸象》《刻舟求劍》等。班會課,我讓學生先講述寓言故事,然后聯系實際評析,這樣就能夠全面帶動學生去學習新的知識,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實現思維方式的整合和進步。
二、用語文去美化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
在教室里適當貼上一些名言警句,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并且有助于營造教室里的學習氛圍。因此,我也曾嘗試用這種方法,并且讓學生自己收集格言警句,對人生、社會、學習、生活的種種感悟,都能夠概括成句子。并且工整地寫在紙上,在教室里張貼,要經常進行整合和更換,還要有一定的評價和鼓勵,可以鼓勵學生廣開視野,感悟生活,還能夠讓他們進一步提高語言的概括能力,收獲成功的喜悅,不斷進取向上。
綜上所述,只要能夠以學生為本,精心研究方法,就能夠改善學習環境,讓學生提升語文的素質,加快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正鳳.搭建朗讀平臺還原語文本色[J].學苑教育,2010(19).
[2]陳伊荷.小學閱讀教學新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0(07).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龍師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