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高段學生已具有較強的估算能力,能用學過的算法理解并進行一般性的計算,但與計算能力的三個要求相差甚遠。就如何提高小學高段學生的計算技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高段;技能;策略
經過小學五年的學習,到了六年級,學生已具有較強的估算能力,能用學過的算理和算法進行一般性的計算。但是數學培養的是學生計算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機械式的計算。學生按部就班地去計算,往往會出現計算速度不夠快、計算準確性不夠高等弊病。這與計算能力的三個要求即:計算結果的準確性、計算方法的技巧性、計算速度的快捷性相差甚遠。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筆者認為最主要的是提高學生計算的技巧。
一、培養計算技巧首先應該從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著手
非智力因素也成為非知識性錯誤,它是阻礙學生計算技巧形成的一塊絆腳石。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為解題是為了應付老師,于是拿到題目后草草了事,沒有力求準確的欲望。有些則是為了完成任務,希望能盡快將題目做完,遇到一些難、繁的題目后不認真觀察、分析,敷衍了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學生對計算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的非智力因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促進,從而提高學生計算的質量和速度,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二、加強推理訓練,注意解題策略,培養計算技能
1.基礎知識是算理的基礎,對計算有指導意義
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能使學生具有良好扎實的基礎知識,為培養計算技巧做好鋪墊。計算的基礎知識第一部分是學生對整個小學階段基本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大部分學生都已具備。第二部分包括熟練記憶一些經常要用到的計算結果。
2.幫助學生優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提高計算的技巧性
數學思想是數學最本質、深層次的東西。它是學生解決一切數學問題的源泉,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具有指導性的作用。湊整思想和化歸思想是小學階段計算中經常要用到數學思想。筆者歸納了一下,利用湊整的數學思想來提高計算準確性和技巧性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相對于第一類的“拆、合”,第二類“變、通”則用得不是很多。但不管怎樣,這兩種方法都告訴我們,只要學生的腦海里深藏“湊整”二字,那么即使遇到再怎么難、繁的題目都有可能使他們變得輕松和快速。
3.優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提高計算的技巧性
計算技能具有綜合性,它與思維能力相結合,包括觀察、分析、選擇運算方法等一系列過程。因此,當學生已經有了扎實的計算基礎、良好數感和堅硬的數學思想支撐后,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抓好審題訓練。首先要求做題時養成認真審題、細心求解的良好習慣。
4.養成驗算的習慣,提高計算的準確性
很多學生沒有驗算的習慣,即使有,但往往檢查兩三遍還是沒有查出錯誤之處。原因是他們不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驗算,只是簡單地看一遍或者是重復計算一遍。這樣的驗算方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運用各種學過的數學知識對計算結果進行驗算。像解完方程后可以用已求解的根替換原來的未知數,用代入的方法來驗算。化簡比后可以“逆”回去把最簡整數比一倍一倍地擴大上去,看看是否能得到原來的比。良好的驗算習慣一旦養成,學生的驗算能力便能大大提高,隨之學生計算的準確性也將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要培養學生計算的技巧,準確理解各種算理和算法是基礎,熟悉有關的計算順序和步驟是重點。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基礎的計算技能,使他們逐步簡化運算步驟,然后靈活運用法則選擇簡便計算,并且使他們在應用中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縣柯巖街道州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