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提高教學效率是每位教師的追求。就如何提高教學效率闡述了三種方法:激趣教學法、想象教學法、問題教學法。
關鍵詞:教學方法;改善;提高
教學方法有法可循,而又無一定的方法限制。現代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類知識快速發展,向下一代傳授知識的任務越來越重,也越來越艱巨,這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并不斷創新。如何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要根據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手段和教育對象等因素而定。
教學改革的宗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使之成為科學的方法、藝術的方法。
改革后的新的常規教學方法必定是科學的教學方法、藝術的教學方法。無論怎樣,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方法是形式、外在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取決于教學方法。
因此,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途徑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激趣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優美詞句,可創設情境:如果我們蕩舟漓江,一定會被漓江的秀水所陶醉。你將怎樣表達?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請找出描寫水“靜”“清”“綠”特點的語句,并加以欣賞。
二、想象教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就是使語言文字形象化,用感知的表象,結合課文的文字形象來創造想象新形象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將一些單調、枯燥、乏味的知識,采用故事引入法,讓學生加以想象,以吸引注意,增強興趣。
三、問題教學法
以問題為開端,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良好的提問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學會良好的構思,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觀點、看法,沿著一條正確的思路思考、學習。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新事物不斷涌現,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獲取新的教學信息,汲取新營養,以人為本,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傳統講授式為開放討論式,變重知識傳授為重方法培養,變重理論計算為重實際應用。
創新教育要落實在創新教學上,教師要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思維方法搞好特色教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投影、微機及多媒體技術,使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內容形象、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心情舒暢,有利于求新質疑。
總之,教學方法受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規律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制約,是隨著教學活動的發展而發展的。學生“學”的方法受教師“教”的方法的制約,是隨著教師“教”的方法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前進的。反之,教師“教”的方法又受學生“學”的方法的制約,是隨著學生“學”的方法而不斷發展進步的。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