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四個”結合;掌握方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豐富語言,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基礎。要想抓好閱讀教學,增強小學生閱讀的實效性,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通覽課標,明確學段要求
掌握各學段的閱讀目標,更好地撰寫課時計劃。中高段閱讀教學目標概括起來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默讀,學習略讀和瀏覽。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鐘不少于300字。(3)能聯系上下文和已有知識儲備,體會課文中關鍵詞語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同時聯系上下文推想有關詞語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4)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5)能夠質疑問難,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6)能夠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文中優美語言、人物的喜怒哀樂并能談出自己的體會。(7)對于說明性文章,要求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說明方法。(8)要學會和區分幾種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如,逗號與句號、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以及冒號和引號的一般用法。(9)誦讀及課外閱讀量的要求。
二、以讀為本,抓好“四個”結合
1.讀思結合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課程標準中強調:閱讀是學生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要做到讀中思、讀中悟、讀中培養學生語感。因此,閱讀教學要求讓學生養成一邊讀、一邊想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而讀,讀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學習什么、積累什么、運用什么。簡而言之,閱讀要有目的性。總之,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必須做到“讀思結合”。
2.讀練結合
“練”是讀的升華,是運用的前提和基礎。練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語言句式模仿、修辭格、寫作方法等。
3.圖文結合
圖文并茂是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又一大特點。有的“表音”,有的“表形”,有的“表意”,有的“表情”,有的甚至起到“場景再現”的功效。另外,借助插圖閱讀,可以讓孩子們浮想聯翩。我們要相信,只要給他們留有想象的空間,就會有“奇跡”發生,這也是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
4.說寫結合
現行語文教科書基本上每一課都安排了學生“說”的練習內容。有的是復述課文故事梗概;有的是讓學生講故事;有的是誦讀好詞佳句;有的是說感悟等等。“說”是為了更好地“寫”。
三、掌握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閱讀從形式上大體可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主要以教科書為主要素材,課外閱讀素材可謂多如牛毛,報紙雜志、經典著作、名人軼事、新聞廣播、廣告宣傳等舉不勝舉。通用的閱讀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精讀、默讀、瀏覽、誦讀。
總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教材編寫者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同時,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要注重閱讀方法積累,抓好學生有效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作者單位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燒鍋營子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