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戰場,是學生素質形成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師課堂40分鐘的教學,往往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優劣和學生素質的培養。但是,現在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不強。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內的教學活動呢?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下面,我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主動學習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知興趣
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又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小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問的探索心理,創造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并且還會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能引起學生內部認識矛盾的沖突,使學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對疑難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究意向,學習新知識興趣油然而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索,深入研究。有趣的學習,能使學生感到學習既是“苦差事”,又是“苦中有樂”的趣事,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之目的。
二、開展小組合作,主動參與學習
在數學合作學習的課堂上,通過充分的課堂交流,營造了一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氛圍,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發展自己的見解。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不僅使課堂上的學習氣氛輕松愉快,也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尤其對那些水平、學習進度、個性特征等方面有明顯差異的學生來說,合作學習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某一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一方面學習差的學生,這種知識技能的互補,能夠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耳、目、腦、口利用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他們獨立學、思、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
四、讓數學走進生活,主動參與學習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實現自主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要適時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并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學習加以解決,使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中獲得成功感,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趣味,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愿望,體會數學的作用,從而學會學習,生動活潑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去。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為宗旨,教師要具有一切為學生發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樂學、學會、會學,把課堂變為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習樂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南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