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教育者把教育對象當成一個與自己平等的生命個體時,便多了一份尊重,多了一份欣賞。于是,教師在教學中應正確引導學生,關愛學生,使學生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教學方式;平等;欣賞
窗外陽光明媚,不時地傳來孩子嬉笑打鬧的聲音。隔著窗戶,我看到朱祺正和班里同學玩得高興呢。他臉上燦爛的笑容,以及此時歡快的奔跑都顯示出他內心的愉悅。看到他現在的表現,我心里真的非常欣慰。
我擔任他們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時朱祺正是五年級學生。他看起來很靦腆平時不愛說話且很少和班里同學交流,寫字的速度也慢,作業(yè)經常需要家長在家輔導,各科學習都非常吃力,他成了在班里遵守紀律,但是學習卻讓老師頭疼的孩子。為此我很著急,也想了好多辦法,如下課后利用課間時間給他加“小灶”,鼓勵他到辦公室來找我輔導,但是收效都不太大,我當時真的很苦惱。但我始終信奉一句話:沒有一個孩子是一無是處。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了閆桂珍老師的先進事跡后,在擊案嘆服之后我反復追問自己一個問題:同樣是老師,同樣在教海中泛舟,為何他們的航行如此精彩?為何他們總能在滿眼沙粒中發(fā)現貝殼?在研究了許多名師的教學成長經歷后,我發(fā)現他們都有一雙慧眼,他們能在平凡的小事中發(fā)現孩子們的精彩表現,他們能和孩子們在一次目光對視中感受到愛意的流動,種下親情心樹……慚愧的我也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學方式。
隨著深入學習,針對朱祺同學課堂上不敢回答問題的情況,我課后專門找他談心:“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老師和同學都是你的好伙伴,你要融入我們這個大集體,問題答錯了沒關系,老師就是幫你改錯的。”并鼓勵他會回答問題就舉手回答,不要怕說錯。課堂上也經常為他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當他第一次紅著臉回答完問題后,我大聲表揚了他,他臉上露出了微微的笑,看到他的笑容我發(fā)現其實他很可愛。后來我又把和他水平相當的同學分成兩個學習小組,用“每天都進步,讓優(yōu)秀成為習慣”的辦法進行評比。從平時的課堂回答問題,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平時作業(yè)及家庭作業(yè)的檢查都列入這個評比中,每周進行一次評比,做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讓他們明白自己哪里進步了。完成情況不好的同學到辦公室和他們一起分析沒有做好的原因。我委托朱祺擔任了其中一個小組的小組長。這樣一來,他得經常來向我匯報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分發(fā)他們的作業(yè)本。我發(fā)現他做事很認真,每次來我都真誠地夸他幫了我好多忙,慢慢地,他主動來我辦公室的次數變多了,做事更有條理了,學習上也是勁頭十足。小組其他同學在他的帶動下也紛紛效仿,作業(yè)書寫得工工整整,錯題能及時改正,有不懂的問題必須當天解決掉才行。有時候別的同學都去玩耍了,他還會自己跑回來找老師批他們小組的作業(yè),錯誤也不再馬虎應付,有不懂的問題馬上到辦公室找我講解,或者問問其他小組中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在這種大氛圍的影響下,他的小組的同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和他的家長溝通后家長輔導的次數越來越少,現在他已能獨立完成作業(yè)了。以前那個膽怯又靦腆的小男孩不見了,如同那怒放的花兒一樣,他已能自信地在同學們面前分享他的收獲了。
有人說過,當教育者把教育對象當成一個與自己平等的生命個體的時候,便多了一份尊重,多了一份欣賞,于是,在老師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日子里,便時時有智慧的火花閃現,有精彩的故事發(fā)生。我很慶幸自己享受了這個幸福的過程。
(作者單位 甘肅省嘉峪關市峪泉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