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我們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重點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教育過程。這種現代教學觀,把幼兒看作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教學的出發點是幼兒、幼兒的興趣與需求。幼兒的創造強調了自身發展的個體價值,反映出強烈的自我表現、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必須抓住幼兒的這一時期,實施有效的發展策略,以發展其創造力。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而其首要條件就是要有高素質的教師。可以這么說,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
一、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取決于教師的創新能力
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創新時代呼喚創新教師,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教師作為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者,其素質的高與低,創新能力的強與弱,直接影響著少年兒童素質的提高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幼兒,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打鐵先要本身硬,而要本身“硬”,不學習新知識,不汲取能提高自身素質的源頭活水,不在實踐中進行認真的探索,怎么能“硬”起來呢?
1.教師要善于豐富自我、更新自我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具備彈、唱、跳、畫等技能技巧,更要具備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能力。諸如,觀察了解幼兒的能力、與幼兒交往溝通的能力、創設教育環境和設計、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以及教育評價能力等等。而作為具有創新意識的幼兒教師,更要堅持刻苦學習和修煉,不斷擴充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了解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不斷汲取新觀念、新見解、新知識,把最具創新意識的知識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傳遞給幼兒。
2.教師要善于探索、注重實踐
實踐出真知,實踐出新知,同樣,教師的創新能力來自于實踐、探索之中。創新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推陳出新。“創新”是在已知或已有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只有通過不斷摸索、探求,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賦予新的形式、新的內容,并逐漸從已有的經驗中走出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東西——這就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如,在各種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先為自己設置幾個障礙,捫心向自己提出幾個疑問,要敢于自己否定自己。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地將知識和盤托出,而是要誘導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教師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可以較牢固地掌握知識,更主要的是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理念
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師,其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讓幼兒從接受性的游戲、學習到有創造性地游戲、學習的轉變,注重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
1.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注重引導幼兒主動地學習
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便是要讓兒童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突出兒童在學習與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讓兒童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傳授知識時,更注重傳導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幼兒繼承知識是基礎,創新是目的,培養幼兒善于發現知識并能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不是死教硬灌,培養幼兒敏銳的感覺力,高超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幼兒能夠主動地學習和探索未知領域,進而達到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課的開始,向幼兒具體而明確地講述教學目標,以喚起幼兒對新的學習目標的愿望和期待心理,強化學習目的,使幼兒形成正確的目標定勢。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分階段目標的設計,分層次的練習設計,逐漸增強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始終處于一種主動的學習狀態中,從而促使幼兒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的良好心態。
當然,我們也要正確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并不是削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恰恰相反,教師的主導作用只能是加強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主導作用正體現在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上。幼兒能夠主動獲取知識,能夠并且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他們只能在教師的“攙扶”下進行,真的讓他們“在游泳中學習游泳”是萬萬行不通的。
2.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注重引導幼兒創造性地學習
創造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生活的真正興趣,我們只有正視他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天賦,挖掘、發現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才能將他們培養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作為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應時時處處注意引導他們有創造性地學習,使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并具備相應的能力,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如,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幼兒的思維過程,要讓他們充分地展示其思維的過程,為他們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多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說說你思考的步驟、談談你的新發現及與他人不同的想法等問題。允許他們“海闊天空”、允許他們“憑空捏造”、允許他們“無中生有”……讓他們的思維自由飛翔,即便可笑或者不太現實,教師也決不求全責備。教師要時常引導他們大膽探索、獨立思考,采用活潑多樣的方式,借助各種媒介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并要經常性地注意捕捉他們轉瞬即逝的具有獨到見解、標新立異的思維“火花”,給予分析性指導和支持,以使幼兒養成銳意創新的習慣。同時,教師也要有意識地提供虛假信息,從反面刺激幼兒的選擇和甄別能力,讓幼兒習慣于自己尋找證據,獨立思考和判斷,在注重求異思維的同時重視幼兒的求同思維。在不斷的“求異—求同—再求異—再求同”的方式銜接進行中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如,美術教學活動《動物樂園》,設計的活動目標是:(1)根據泡沫的外形特點展開想象,用輔助材料連接、粘貼等方法做成小動物。(2)在情境中做做玩玩,體驗快樂。活動物質準備有:泡沫(圓體、半圓體、橢圓體)、輔助用品(毛根、火柴、即時貼、蠟筆、眼珠、材料箱等);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體是圓形、半圓形、橢圓形的動物有所了解。在此活動中老師創設了一個情境,幼兒圍坐在一片“小森林”的周圍,小河邊、草叢里、小樹上都藏著一些小動物。整個活動就在美妙的情境中開始了。老師的這份創新,為孩子的學習增添了一份興趣。在觀察動物的過程中,老師讓孩子們通過觀察比較的方法,知道怎樣來選擇泡沫球。然后再引導幼兒觀察是用什么輔助材料、怎樣連接起來的。老師對難點進行了示范。最后,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大膽想象,可以用不同的泡沫球進行自由組合,整個活動完全改變了以往老師教、幼兒學的做法。像這樣的教學活動,既激發了幼兒主動學習、思維的積極性,又開發了幼兒的潛能性創新思維,所以整個教學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教師只有具備了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因此,面對素質教育賦予我們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置身于改革的大潮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創造型人才。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振華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