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兒童成長期,天性喜歡簡易的兒童繪畫,簡筆式國畫同簡筆兒童畫一樣簡單、概括。通過簡筆式國畫的學習,能夠激發小學生豐富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從小學美術教學的視角對簡筆式國畫展開研究,首先闡述了怎樣構建小學生快樂的國畫課堂,其次為培養簡筆式國畫“能手”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兒童;簡筆式國畫;教學
本文對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引入國畫教學一問題進行探討,從小學生接受能力低的角度出發,創造性地進行“簡筆式國畫”教學,將兒童繪畫和簡筆式國畫相結合,這樣一來既能激發學生繪畫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感受傳統美術繪畫的獨有魅力,從而培養學生詩意情感和抽象性想象力。
一、簡筆式國畫練習,降低繪畫難度
簡筆畫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的點、線及其組合的搭配,倘若再添上潑灑的色彩,就構成了簡筆式國畫的主要方法。在每節國畫課開課前,教師先讓學生開展5分鐘的簡筆畫訓練,形形色色的點、線及其組合為學生創作涌入了豐富的源泉。比如在《會跳舞的點和線》課堂實踐中,讓兒童在白紙上用記號筆創作“雨點”“拉面”“線團”“芝麻餅”等簡筆畫,在重溫中學生歡快、自由地勾勒著,用現代工具感悟著線、點間的奇妙變化,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課的教學夯實了基礎。
二、在游戲涂鴉中感受線墨的變化
游戲式的學習不僅不會讓學生感覺累,而且讓興趣變得濃厚,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技能。國畫俱樂部里配備了綠色的國畫桌、整桌的國畫工具、不常見的宣紙,這些物件誘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為了讓孩子記憶宣紙的特征,我讓孩子在宣紙上玩染色游戲,以“下彩色雨”為情景,讓其感受顏料在宣紙上的滲透效果。為了讓孩子感受線條的變化,以開“面條店”為游戲主題,讓孩子自由繪出“細面”“粗面”“軟面”“盤面”,充分認識不同線條在宣紙上的差異化效果。
三、在寫生中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
寫生一貫是孩子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孩子通過寫生能夠最真切地觸摸自然,增強觀察自然、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院落的籬笆、校園里的樹木、河里的鴨鵝、飽滿的稻穗、清澈的天空……我們帶著孩子、背著畫架走進大自然。自然界充滿著美感,孩子用手描繪出這些美,增強了對美的感悟能力。他們搜集創作題材,搭配各種國畫材料,運用嫻熟的簡筆畫表現技法,創作出一幅幅別具一格的美妙作品。
四、在繪畫創作中拓展國畫題材
傳統國畫題材作為經典套路,自有它的可取之處,但放在現代兒童美術教育課堂實踐中就顯得呆板僵硬、老氣橫秋,脫離了實際生活。因此,在兒童創作教學中,我們實行了大膽革新,把孩子周圍生活的環境和簡筆畫教學中的常見器具搬到畫面中,使用國畫技法加以呈現,取得了十分滿意的效果。比如,將傳統畫中的菊花、桃花、杜鵑花、荷花等畫成盆栽融合環境的樣式,引導孩子創作出一系列與花相關的貼近生活的畫面。
總之,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強調素質教育主張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學生素質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引入傳統藝術形式的國畫教學內容,可以創造性地培養學生傳統文化情感,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提高獨立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帆.淺談對小學美術教育的認識:中國畫教學實踐與意義[J].新課程:小學:中旬,2011(12).
[2]孫立.淺談小學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J].河南教育:上旬,2011(8).
(作者單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