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還仍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的問題。針對當前教育現狀和我區課堂教學實際,進行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擬從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建構、小組長的選拔與培養、有效組織小組討論、建立集體效果為主的評價等環節進行簡述,以期獲得專家和同行們的指導。
關鍵詞:合作學習;科學有效;有效建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
針對我區當前教育現狀和我校課堂教學實際:學校資源短缺、大班額授課、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嚴重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相互之間缺乏主動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旨在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及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
一、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界定
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或學習的活動。我們通常把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按學業成績、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等平均分成若干個“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小組,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間的學習過程都以小組活動為核心。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教師明確的學習目標,合理安排任務,利用學生間已有的知識,構建合理小組、培養合作技能、開展豐富活動。通過圖形的拼擺、運用公式定理相互點撥,利用組與組之間的相互探討,從而揭示新知,得到結論,實現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轉變。
二、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建構
小組合作學習只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多種學習方式之一,并沒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在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中,我們進行了以下幾個環節的有效探索:
1.組建科學有效的合作小組
合作學習設計時,我根據班內的實際,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其目的是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升,讓學習優良的學生也能獲得自信。
2.加強對小組長的選拔和培養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睕]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有的學生盲目行動,表面上挺熱鬧的,但實際上沒有多大的收獲。況且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實際中我們要確定智力水平良好、發言積極、操作能力較強、表現欲望強烈的學生當學習小組的組長,同時老師要對組長進行有效的培訓。
3.有效地組織小組討論
一是要選擇好討論的內容。一般地說,在新知探究過程中,在知識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學習的疑點處,都可以組織相應的小組討論。
二是要把握好討論的時機。討論緣于教學的需要,討論的次數也應視需要而定。在一節課里,可以是一次、兩次甚至是三次。當然,如果不需要討論的話,即使是一次,那也是多余的。
三是要確定好討論的規模。小組討論的規??纱罂尚?,兩三人乃至五六人均可,應視內容而定。在小組討論前,也可先組織同座(兩人)議論,作為“預熱”,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再轉入小組討論。
四是在課堂討論時要逐漸訓練學生三方面的技能:(1)聽的技能。首先,要培養小學生專心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能專心聽老師講話,而且要認真地聽課堂上每個同學的發言。其次,要聽出別人意見的要點,也就是要培養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善于處理信息的能力;最后,聽后能作出思考,也就是對別人所說的話作出判斷,有自己的見解。(2)說的技能。首先要培養學生敢說的勇氣;其次,在要求學生說話時要讓別人聽得見,并且條理要清楚,要說完整話;第三,要求說話要簡練,要有重點。學生的說話能力及個性都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說話要在以鼓勵為原則下,讓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3)交往的技能。在交往中,首先要尊重人,講文明禮貌,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第三,要加強交往中具體技能的訓練,比如,別人說話時,自己應如何注視對方;在恰當的地方,打斷別人的話,陳述自己的觀點;自己說話時又如何讓別人有插話的機會等。
4.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
傳統的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在整體中的位置,熱衷于分數排隊,比較強弱勝負,這種競爭性的評價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我們在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注重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形成一種“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讓大多數孩子都受到老師或同伴的鼓勵,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
5.實現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有效指導
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和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節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我們深信: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伴著新課程改革的有效推進,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也會進一步深入。作為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去迎接數學教育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沈龍明.學科有效學法指導:小學數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04.
[2]劉娟娟.有效教學: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1.
[3]裴娣娜.論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學科教育,2005(2).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外國語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