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小學估算教學的實踐,從轉變教師觀念、改進教學措施、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方面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估算教學;措施;能力
雖然我們對估算教學進行著積極探討,但估算教學還是有很多困惑。例如,學生的“先算后估”,以及“估算方法舉棋不定”等現象,都說明了我們的估算教學有待改進。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估算教學效果不好呢?我們又該怎樣做才能提高估算的教學效率呢?我想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來談談對改進估算教學的粗淺想法。
一、轉變教師觀念,重視估算教學
(一)現狀分析
1.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沒有將估算教學作為一種計算能力來培養,往往是教材有安排則教,無安排則不教,沒有自始至終地堅持培養,根本沒有將估算教學與精確計算平起平坐,并肩作戰。
2.教師對估算教學的功能認識不明確。我從個人和同行者身上發現,我們很多教師都認為估算的功能就是在沒必要精確計算時充當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或者是充當檢驗精確計算是否正確的驗算方法。很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估算除了以上兩種功能之外,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數學素養。
(二)改進措施
1.走出傳統教學觀念的輻射圈。教師要從老教材中走出來,閱讀新課程標準,了解估算教學目標;教師要明白口算、筆算與估算是三種基本計算技能,口算能力、筆算能力與估算能力組成了一個人完整的計算能力,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這三種技能缺一不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以前對估算有所輕視,現在應著重花時間來彌補,不能因學生的估算能力欠缺而影響他的數學能力。因此,教師要足夠重視估算教學。
2.認清估算教學的功能。估算是一種計算方法,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不需要精確計算時使用它來快速計算;估算還經常充當驗算的角色。估算除了這兩個功能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它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感與數學素養。例如,在超市購物時,估算需要多少錢。買水果時,感覺一袋水果有多重。這些問題都可以使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生活問題,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問題之間的聯系。因此,估算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需要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
二、教給學生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一)現狀分析
1.“先算后估”現狀存在。我們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中差生)碰到估算題時是先精確計算出結果,再對精確結果求出近似值。這種狀況在新課改剛開始的幾年相當多,目前仍然有部分存在。主要原因是學生的估算速度慢于精確計算,估算能力不強。
2.估算方法“舉棋不定”。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及調查結果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估算而喜歡精確計算的原因是:精確計算答案唯一,方法也常常具有唯一性,而估算的方法和結果都具有多樣性,學生在估算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對使用估算方法感到信心不足,舉棋不定。
(二)改進措施
雖然估算的方法靈活多樣,答案也不具有唯一性,但估算并非無法可依、無章可循,也是可以總結出一般的估算策略的。要使學生能靈活、主動地使用估算,我們必須要教給學生估算的策略與技巧,提高估算能力。
1.熟練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求近似值是估算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多設計類似于“這個數接近幾”“這是一個多大的數”等問題,使學生看到一個數就能在頭腦中反映出它的近似數。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取近似值,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的數感就會逐漸得到增強,估算的速度也會得到提高。
2.學會調整策略,培養優化意識。估算是非常講究策略性的一種計算方法。我們要讓學生充分體驗估算的方法多樣化與優化的過程,給他們自己體驗選擇估算策略的過程。讓學生自己得出“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估算的方法,有時大估比較有把握,有時小估保險些……”
估算,是學生邏輯思維的凝結與濃縮,對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構建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獨創性都將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努力創設和捕捉一切可利用的估算教學課程資源,加強估算方法的指導,讓學生經歷估算的過程,掌握科學的估算方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