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總復習是完成小學六年數學教學任務之后的一個系統、完善、深化所學內容的關鍵環節。重視并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不但有利于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實際運用。因此,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實施總復習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師的基本功之一。
一、本著系統化要求,制訂復習計劃
小學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六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系統化的知識要點,精心編制復習計劃。計劃的編寫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可采用基礎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教學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編制幾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后,按測試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計劃的重點。復習計劃制訂后,要做好復習課例題的選擇、練習題配套作業篩選。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制定的復習計劃要交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再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訂具體復習規劃,確定自己的奮進目標。
二、根據漸進性原則,梳理基礎知識
總復習開始的第一階段,首先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1)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還要靈活應用。(2)對課本后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3)每章后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多數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少數困難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系和解決方法都是數學的基礎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如何使學生切實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實物、教具或者實際事例,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防止死記硬背。(2)對于重點內容和關鍵部分,要放在突出地位,使學生切實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往往是學生認識上的轉折、數學知識中的質變。成功的教學,在內容上要突破重點,講解時緊扣重點,在練習時環繞重點,時間上保證重點。
三、體現主導性作用,提高復習效率
總復習的第二階段,要特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提高數學復習效率,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復習興趣
復習已學的內容,有的學生會覺得單調、枯燥無味,致使成績提高緩慢,甚至下降。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學生要從思想上提高對復習的認識,主動進行復習。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復習的積極性。如制訂新的復習計劃,采用靈活的復習方法,抓住新穎有趣的內容和習題,把知識串聯起來,使書“由厚變薄”。
2.加強基礎,全面復習
在復習中,學生應在復習好概念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的規律。在進行概念復習時,對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用對比的方法,弄清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對于數學規律,應當搞清它們的來源,分清它們的條件和結論,弄清抽象、概括或證明的過程,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范圍以及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對于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結合復習內容,選擇合適的復習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
3.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復習中,突出重點,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點知識,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識,突出數學思想與解題方法。數學思想與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聯系數學中各類知識的紐帶。要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讓學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思索問題,由此探索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一題多用之法。
4.重視綜合,注意專題復習
專題復習可以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
四、遵循針對性原則,獲得最佳效果
梳理分塊,把握教材內容之后,即開始第三階段的綜合復習。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骨干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分量。對教師來說,這時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成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選綜合練習題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選擇的習題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第二,習題要有啟發性、靈活性和綜合性。
總之,小學數學復習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決不能等閑視之,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點、鞏固所學內容的同時,也要教給學生學習、思維的方法,這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作者單位 江蘇省寶應縣山陽鎮長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