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學校的教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使學生擴大了信息量,降低獲得新知識的難度,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在獲得知識信息后進行思維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啟發;輔助;抽象;學習興趣
當今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現代化的技術工具,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十分得力的輔助幫手,它的應用使學校的教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逐漸成為學生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若能恰當、正確地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使多媒體融合“圖、聲、文”于一體的優勢,那么將有利于降低獲得新知識的難度,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在獲得知識信息后進行思維活動,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通過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功能。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也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功能是不僅用來傳遞教學內容,還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有力調節課堂氣氛,創設學習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求不規則物體——西紅柿的體積”時,利用多媒體課件顯示“烏鴉喝水”的故事情景。首先教師提出問題:“烏鴉開始為什么喝不到瓶中的水?”學生馬上回答:“因為瓶中的水位低了。”接著教師又問:“烏鴉后來為什么又喝到瓶中的水了?”學生略加停頓后回答:“烏鴉往水中丟石子,水位升高了。然后教師有意設疑:“瓶中丟石子后,多出‘一些水’,想知道為什么嗎?”這時學生高聲地回答道:“想知道。”于是新課切入主題,教師做演示實驗,用排水法測量西紅柿的體積。課件中生動逼真的動畫、熟悉而有趣的故事,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學生在新知獲得中輕松愉快、水到渠成。
二、展示過程,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數學教學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促使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知其所以然”。為了使學生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再現功能,把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過程等全部內容再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使難以覺察的東西能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視覺范圍之內。例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時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為了再現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利用多媒體出示三個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和不等腰梯形。讓學生想想看:“你能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從而推導出面積的計算公式嗎?”學生間討論后說“能,可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去拼成一個新的圖形。”于是多媒體通過拼的形式展現出兩個新圖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把拼圖全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思考,拓展思維空間,思維得到啟發,學生在感受、體驗、搜索中學到知識。
三、變靜為動,化難為易
多媒體課件具有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圖像等直觀的效果,具有可同時展示每條信息的優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充分利用這一優點,變抽象為直觀,變靜為動,化難為易,擴大學生的認識空間,縮短學生的認識過程,盡量減少學生想象的困難,為學生實現由具體到抽象思維飛躍架起橋梁。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認識”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在屏幕上顯示長方形實物圖,建立長方形表象。利用點線的閃爍,依次閃動長方形的面、棱以及頂點,教師引領學生認識長方形各部分的名稱,緊接著把長方體的實物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圖形,完成了形象思維的過渡。然后教師要求學生看圖思考并展開小組討論:“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相對的面、相對的棱還有哪些特征?”合作交流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驗證學生的認識“一個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再通過面、棱的移動、拼合等一系列過程的演示,同時配合聲音、利用色彩、多媒體課件演示能使長方體的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示,降低了觀察難度,突出了觀察特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深化課堂訓練,提高練習效率
在練習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調節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煥發精神,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無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識。計算機的反饋,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精神,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達到了擴散思維、提高練習效率的目的。
五、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注意四個問題
1.多媒體的應用應該取決于教學思想和設計的需要,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而定。
2.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書,課件演示不能代替學生的親自操作與交流。
3.不能走進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誤區舍本求末、追求時髦和形式,為用而用,不能讓教學為課件服務。
4.教師在利用課件上課時,一定要正確獨立使用計算機,能夠處理計算機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
總之,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信息量,使課堂教學扎實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三道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