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歸集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五條建議。
關鍵詞:文本素材;開放課堂;閱讀習慣;寫作訓練;教師魅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學生以學習主人翁的身份在教師的科學引導和鼓勵下逐漸掌握通過自主探索來獲取知識的能力,最終將學生培養成知識扎實、技能過硬,具有鮮明個性和完善人格的高素質新型人才。鑒于此,筆者特此歸集幾條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進行討論和闡述,并陳列于此,以供學習和參考。
一、發掘文本素材,激活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和教師以文本內容為話題開展的互動討論、研究學習與技能掌握,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而又對立統一,需要平衡發展,和平共處。筆者建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要從發掘文本素材,引導學生充分感悟語文學習的樂趣,激活其學習興趣開始。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作為第一要務。具體到小學語文課堂,我們則可從發掘文本亮點的角度來牽引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
比如,我們在學習《草原》一文時,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反復朗讀文章,在讀的過程中從字里行間體味遼闊無邊、“一碧千里”、美不勝收的草原景色,想象在藍天白云下的草,騎著馬兒在草原上馳騁,將純凈的草原“看”個真真切切,從而與作者心息相通,領會到文章的情感和真諦。筆者導入時,就從飽含激情的示范誦讀開始,努力將文本中的景色、語言和情感等多方面的美,通過多重感官刺激傳遞給學生,讓他們感受草原的唯美,學習作者優美的描摹手法。學生在具體的文本探索學習中,體會課文的文學性和人文性,從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二、引導開放課堂,鼓勵自主探究
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解放課堂,徹底廢除以往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式的呆板講解,鼓勵學生一改被動接受知識為主的消極聽課狀態,逐漸改觀成“自主探究與交流合作”為核心的新型課堂模式。筆者根據新課改的精神,率先設置了許多符合實際學情的形象生動、有趣活潑而又富有挑戰性的教學活動,以期引導學生以這些活動形式展開自主探究性學習。探究學習過程體現在“問題─探究─新問題─新探究”四個基本步驟,它不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和方法。
譬如,人教版六年級課文《窮人》為了給我們留下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間,于是用“桑娜拉開了帳子”突然結尾,這里就為我們提供了解放課堂、鼓勵探究的機會。筆者緊抓作者的寫作意圖,引導學生回顧上文,分析漁夫和桑娜的思想變遷過程,然后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拉開帳子”后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這樣設計,充分利用經典文章,讓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為豐富學生的認知情感、提高其語文素養、開拓其創新能力奠定了基礎。
三、培養閱讀習慣,提高語文素養
有人說閱讀是讀者沿著作者的思想臺階到達靈魂殿堂的過程。閱讀是語文素養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語文學習的必由之路和前提條件。學生閱讀能力低下,對語文的理解能力就無法提高,就很難感受語文的魅力,作文肯定是一塌糊涂。所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課堂吸收率的重要途徑。一個愿意閱讀和會讀書的學生,他的語文素養一定會很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也一定會很強。教師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閱讀上,讓學生充分地朗誦,密切和文本的關系,在反復的朗誦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文字運用的技巧,體會祖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比如,在教學《懷念母親》一文時,因為該文寫得意切情深,讀后齒頰留香,讓人回味無窮。如果不熟悉的話,乍一讀來平淡無奇,有的學生還可能感覺情感跳躍性比較大、連貫性不太好。但是如果曾經閱讀過一些相關的作品和材料,掌握了作者創作的特殊背景與情感,我們頓然就會走進作者心靈,這時再返回來去讀,就讀出了味道,讀出了情感。
四、重視寫作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只有通過動手動腦,多練多寫,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文字組合與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尋找機會,見縫插針,給大家提供練筆的機會。
比如,在學習《荷花》一文時,我就先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悟荷花的萬種風情、千姿百態、絕世獨立,輔以柔和美妙的教學配樂,引導他們神游于千畝荷塘之上。這時筆者抓住機會,引導想象:“你能通過其他角度來描摹荷花如仙子般搖曳婀娜多姿的神態么,假如你是一尾小魚,面對如此美麗的荷花,會有什么樣的感想和贊美之情呢?”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紛紛落筆生花,果然寫出了一篇篇比平時訓練更有感覺、更優美的文字。
五、彰顯教師魅力,體現獨特風格
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策劃者與輔導者,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風格和成果最廣、最深的人。語文教師的言行舉止和修養學識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我們要參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規律并結合自己的學識開創具有獨特風格的課堂教學,然后利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開放的審美風格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在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自身儀表風度等方面要刻意體現自身的風格特色,并用這種特色去影響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學是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的重要客觀因素。
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實踐的心得擷取和交流集萃,教學實踐中唯美當然不能拘泥于此。要想探索高效課堂,我們就必須靈活與敏感,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要摒棄傳統教學停留在字、詞的識記層面的桎梏,努力將語文課堂打造成學生競相探索知識和展示自我能力的舞臺。引導學生在活潑生動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自由探索,培養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最終完成教學目標,提升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鐵路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