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現行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現狀,著力于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陌生化”閱讀教學理念。“陌生化”這一理論是由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技巧的藝術》中最先提出來的。近百年來,該理論對于閱讀教學的不斷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陌生化”理論與閱讀教學的關系和運用“陌生化”理論指導閱讀教學的理性探索兩個方面談談如何運用陌生化理論指導閱讀教學。
關鍵詞:陌生化理論;閱讀教學;探索與實踐
一、“陌生化”理論與閱讀教學的關系
“陌生化”這一原理是由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技巧的藝術》中最先提出來的。
“陌生化”思想的靈魂是通過差異與獨特,變從眾性為個性化,變習慣性為超常性。即以一種新穎的、獨特的信息,產生對周圍事物的新發現和新感覺。打破人們對既定世界的感受,擺脫習慣化對我們的約束,采用創造性的獨特方式,設法增加對藝術形式感受的難度,延長審美時間,增強審美效果,從而感受到對象的異乎尋常及非同一般,喚起人們對生活的鮮活感受。
陌生化閱讀教學,就是將文藝學的“陌生化”理論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新奇感和驚異感,變“被動”為“主動”,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實現閱讀教學中的“一種被引導的創造”,以求得閱讀的多元性與獨創性。要求教師突破教學慣性和學生的思維慣性,不斷地提升自己開發教材的能力,喚醒學生的創造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運用“陌生化”理論指導閱讀教學的理性探索
閱讀教學中“陌生化”的建構目的就是通過閱讀教學中的某種刺激、引領,保護學生對文本產生濃厚的探究欲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主動閱讀和創新閱讀。
1.拓展背景資料,激發閱讀期待,讓學生進行陌生化探索
(1)傳統的導入
《詹天佑》的導入片段:
課文是怎樣評價詹天佑的?
生: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師:對,這句話既是全文的領句,也是中心句,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的呢?
這樣的導入,表面上看,抓住了中心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旨。實際上是把詹天佑的人物形象抽象化了、骨感化了。這樣的文章其實是把文本作為載體,讓學生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光輝形象時能從內心升騰起崇敬、愛戴之情。從整體上感知、把握文本,并不是刻意去尋找中心句和關鍵詞。更何況,形象的感悟是一種生本對話中的體悟,是情感的喚醒,而不是直接地告訴。這樣的導入并不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閱讀期待,促使他們積極地思考,實現挑戰性的積極主動的“陌生化”閱讀。
(2)張祖慶老師的導入
師:京張鐵路肇建一百周年。北京市和河北省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大屏幕:
10月15日,北京市文化廣場大型文藝演出;
10月15日上午,張家口火車南站舉行詹天佑銅像建塑落成揭幕儀式;
10月期間,京張鐵路肇建百年電視專題片在河北、北京等電視臺播放。
師:你有什么想法?為什么京張鐵路在咱們中國人心中有這么重的分量呢?自讀課文,作者重點向我們介紹了哪幾件事情?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這樣的導入就是很好的詮釋。張老師在課的伊始,借百年慶典場面,通過三分鐘的錄像,讓孩子們多種感官感受了當時的情況。這樣的背景拓展讓學生產生了“陌生化”的感受,真正實現了用最短的時間、最強的張力、最便捷的手段消除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感,激發了他們閱讀的興趣。
2.提供一些與文章相關的客觀材料,讓學生結合文章進行陌生化探索
“陌生化”理論符合思維規律。思維科學告訴我們:陌生能夠增強思維的活力,調動人們思維的積極性,促進人們去思考、去探究,從而帶來新鮮的感覺。這種新鮮感能促使人們主動去創造,實現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最大開發。
我們看《詹天佑》一文張祖慶老師的教學片段:
師:詹天佑在修筑鐵路的過程中,還遇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困難。屏幕出示以下文字:
慈禧太后為修頤和園每年不惜數千萬金,但不愿為修路出錢;
帝國主義乘機欺凌,以便隨時看中國人出洋相;
鐵路要經過皇室親戚的墳地,他們率眾鬧事,要求改道;
和詹天佑一起修筑鐵路的好友,有的墜入深澗,不幸犧牲;有的中途逃跑;最讓詹天佑感到痛心的是,女婿被綁架,心愛的女兒不幸身亡。
師:你對詹天佑遇到的困難有更深的感受嗎?
《詹天佑》一文與學生的社會生活距離遙遠,僅憑文章本身,學生很難走進他的內心,無從理解他的高尚精神。通過相關資料的補充,既幫助學生理解了文本中詹天佑當時遇到的難以想象的困難,又緊扣文本的核心,深刻理解詹天佑的赤誠愛國之心。引導學生“出乎其外”地進行“陌生化”閱讀,不失為閱讀教學的一種有效嘗試。
3.合理地發展課文的情節、意蘊,適度進行超文本拓展,引導學生進行陌生化探索
案例寫話:傾訴滿腔情懷
(1)他拖著重病之身,登上長城,深情地說:“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段鐵軌,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多媒體定格于詹天佑去世前抱病登上長城仰嘆的鏡頭,(師一字一頓地)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病逝,享年59歲。
(2)對著畫面中只愿化作一根鐵軌的詹天佑,再來讀讀自己的頒獎詞。
“教育的核心”——人格心靈的喚醒。這種陌生化的視角,自然能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的新生力量。此時,學生感于言而動于情,對詹天佑愛國主義情懷的升華便水到渠成。
這樣立足文本、適度拓展,孩子對于詹天佑的認識才不至于浮光掠影,詹天佑偉大的人格便逐漸清晰起來。
“陌生化”閱讀教學給予學生的是生命的激情與喚醒,是身臨其境的鮮活體驗,是新奇挑戰的火花迸射,以情激情的心潮澎湃,是以智慧生發智慧的相互造就!
參考文獻:
[1]溫欣榮.陌生化閱讀:對話教學的一種可能性嘗試.教學參考,2006(4).
[2]曾祥芹.閱讀的主體間對話和陌生感體驗.教學參考,2006(4).
[3]佘文森.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教育發展研究,2007(7/8).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實驗小學)